第141章 荣耀有缺憾(1/2)
孟广平转向楚君,说:“小楚同志,听说你一直在现场,现场的情况肯定最清楚。接下来你给我们这些参观的领导们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楚君引领着县里的一众领导,沿着修路施工现场一路走过,激情澎湃地介绍着沿途建设的情况。然而,在这短短五六百米的参观路程中,却上演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每到一处,总有年轻人或者老人主动上前,热情地与楚君打招呼、握手,甚至递上一杯水,或是默默地行注目礼。村民们的眼睛始终紧紧跟随着楚君的身影,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信任与敬意。显然,在村民们心中,楚君不仅是一位带领他们修路的干部,更是他们心中的主心骨,是他们最信赖的人。
楚君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他亲切地给他们回礼,耐心地倾听村民们的声音。他的举动自然而不做作,仿佛与村民们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宛如一家人般和谐融洽。
这与刚才亚尔乡两位主官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前,于江涛和尕依提带领县里的一众领导走过施工现场时,村民们大多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有的好奇地打量着领导们,有的则依然专注地做着手头的工作,现场显得有些冷清,村民与领导之间似乎隔着一层无形的距离,缺乏那种深入骨髓的亲近感。
然而,楚君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这种氛围。他的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温暖与力量,村民们的眼神从最初的陌生逐渐变得热切,纷纷主动上前与他交流。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楚君与村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反映出他作为干部在基层工作中所展现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然而,眼前这温馨而感人的一幕,也让楚君自己感到有些意外。一向低调的楚君,并不希望这样的场景出现,仿佛自己被置于聚光灯下,被过度关注。这种突如其来的“特殊待遇”,让他感到如芒在背,仿佛被无形中架在了火上烤。
孟广平站在人群中,目睹了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低声对身边的谢卫江说道:“你看到了吧,从楚君和村民之间的这种亲近的程度,说明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谁为他们服务,老百姓就会亲近谁、支持谁。看来这个小伙子在村民心中分量很重,也说明他在农村为村民办了实事。”
谢卫江点头,赞许道:“是啊,小伙子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做事,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孟广平微微点头,目光再次落在楚君身上。他看到楚君与一位老人握手,老人的眼中满是感激,嘴里念念有词,而楚君则握着老人的手,安慰着他。
孟广平暗自思忖:像楚君这样的干部,正是基层工作所需要的。他们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亲和力,能够真正融入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楚君继续带着县领导们参观,他详细介绍了修路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从资金筹集到施工进度,从技术难题到村民的参与情况。他说:“这条路是村民们自己筹工筹劳修起来的,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很团结,因为村民都知道,只有这条路修好了,大家才能过好日子。”
孟广平在一边补充说道:“基层工作并不是高科技,说到底就是做群众的工作。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心。楚君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其他干部也应该向他学习。”
托乎提附和道:“孟书记说得对。这次现场会,不仅是来看修路工程,更是要让县里的领导干部们看到基层干部工作的另一面。楚君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和推广。”
情况介绍完毕,孟广平等一众领导要离开施工指挥部了,临走前,孟广平过来跟楚君握手,鼓励道:“小楚同志,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基层工作最需要的。你们的经验值得在全县推广。你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大办交通年’动员大会的核心。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这条路修好,为全县的交通建设树立榜样。”
此时的楚君早已志得意满、豪情满怀。他目光坚毅,语气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地说道:“请孟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苦干加巧干,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打通这条山路!”孟广平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楚君的肩膀,爽朗地说道:“好!到时候可别忘了通知我,我和托乎提县长一定亲自过来,为这条公路剪彩!”周围的一众领导们听到这话,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瞬间被推向了高潮。
于江涛和尕依提本以为今天会是自己大放异彩的时刻,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时刻。他们怀着满心期待,希望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赢得更多的关注与赞誉。
然而,当看到村民们对楚君如此拥戴,他们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落与挫败感。原本看似完美无缺、皆大欢喜的局面,似乎被这一幕悄然打破。
在介绍修路的过程中,楚君所到之处,村民们热情相迎,纷纷上前与他打招呼、握手,甚至递上一杯水,眼神中满是敬意与信任。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让于江涛和尕依提意识到,楚君在村民心中的地位,远非他们所能及。
于江涛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楚君与村民们热情互动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本以为,作为乡党委书记,自己理所当然是村民心目中的核心人物,然而今天的情景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
当各部门的领导纷纷上前与楚君握手祝贺,脸上洋溢着赞许与钦佩时,于江涛和尕依提的脸上虽然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内心却难以平静。他们意识到,这场观摩会不仅仅是对修路工程的展示,更是对基层干部工作能力的全方位检验。楚君的表现,无疑为他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着他们在与村民的联系和信任建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江涛深知,10月份即将召开党代会,11月份紧随其后的是人代会,这两次会议都是换届选举的关键时刻。作为选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深知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不仅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自己的仕途也将毁于一旦。
孟广平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位主官情绪的细微波动。他却装作视而不见,目光穿透喧嚣的工地,投向远方那条正在逐渐成形的山路。
路边,一排排简易帐篷错落有致地搭建着。这些帐篷虽然简陋,却是建设者们在荒野中的温暖港湾。帐篷旁,简易的锅灶升起袅袅青烟,带着一丝柴火的温暖气息,缓缓升向天空。即使条件如此艰苦,村民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