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酒话供销情 > 第76章 家乡有一块天地

第76章 家乡有一块天地(1/2)

目录

九十年代父亲闹失踪那会儿,家里简直是天翻地覆,乱成了一锅粥!然而,谁能料到,几年后,四弟的儿子,那个刚满十岁的小虎,竟然也玩起了失踪!这让一家人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他遭遇不测。

那天,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老弟带着小虎兴高采烈地去玉珍家吃猪肉。这可是难得的美事啊!在这个物资并不十分充裕的乡村,吃一顿猪肉就像是过节一般。一路上,两人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有说有笑。小虎那清脆的笑声像喇叭一般,在乡间小路上回荡,路旁的白雪闪着银光,仿佛也在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冬日都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回来的时候,自行车两侧挂满了猪肉口袋,沉甸甸的,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承载着家人的口福。这些猪肉不仅是丰盛的大餐,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和满足。一家人已经许久没有这样好好地吃上一顿肉了,想着晚上那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万丰家里的人浑身都暖乎乎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自行车的车轴却逐渐变得越来越紧,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束缚着。每一次蹬踏板,都像是在与一股强大的阻力抗争,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就好像车轴被灌满了沉重的铅块一般,让人难以继续骑行。

老弟满脸无奈地叹了口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转头对身旁的小虎说道:“小虎啊,看样子咱们只能推着车子走了。”小虎虽然年纪尚小,但却十分懂事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尽管他的脸上流露出些许失落,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伸手帮忙,一起推动着那辆沉重的自行车。他小小的身影在自行车旁显得有些单薄,可那股认真的劲儿却让人动容。

两人艰难地前行着,每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地上的积雪在他们的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加油鼓劲。好不容易才走到了永久后屯,然而,就在这时,车轴竟然彻底罢工了,无论怎样用力,它都像一个倔强的牛一样,坚决不肯再转动分毫。

老弟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着该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不远处的于黑嘴子屯。略作思考后,他对小虎说:“小虎,你就留在这儿看守自行车和这些猪肉,我去于黑嘴子屯找你大爷家二姐的车。先把自行车和这些东西寄存在她家,等礼拜二万丰赶集的时候,再让她帮忙给咱们捎过去。记住,你千万不要乱跑,就在这里乖乖等着我,知道了吗?”

小虎紧紧地抓着自行车的车把,眼神里带着一丝害怕,但还是坚定地说:“叔,我知道了,你快点回来啊。”他看着老弟离去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些空落落的,周围的寂静让他感到有些害怕,他下意识地往自行车旁靠了靠,仿佛这样就能获得一些安全感。

老弟快步朝着于黑嘴子屯走去,心里还惦记着小虎。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子拄着拐杖,那老头头发乱蓬蓬的,像一堆枯草,嘴里还嘟囔着听不清的话,脚步虚浮,时不时地挥舞一下手中的拐杖。老弟心里“咯噔”一下,不免替小虎担心起来,怕这疯老头吓到孩子。他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快点找到车,赶回去陪着小虎。

好不容易到了大哥二女儿家,说明了情况,大哥的二女婿很爽快,立马答应开车去把小虎和自行车送到万丰。等三轮机动车开来的时候,天刚好黑透了。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将整个世界笼罩起来,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可等他们到了目标地点,却发现自行车和孩子都不见了。车“吱嘎”一声停住,老弟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大哥的二女婿也着急地说:“这咋回事啊?孩子和车咋都没了呢?”

老弟心急如焚,大声说:“别愣着了,往前追!”车又发动起来,一路朝着万丰的方向突突突奔去,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老弟的脑海里全是小虎的身影,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

四弟两口子知道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打快车去找。就在永久后屯到前屯的路上,他们发现小虎正在快步走着。四弟赶忙跳下车,一把抱住小虎,声音都带着哭腔:“儿子,你跑哪儿去了?可把爸妈急死了!”

小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抽抽搭搭地说:“我看见那个疯老头,害怕……等他走远了,我就把自行车推倒在沟里,用雪埋上,然后躲进树趟子里了。我想着等老叔坐机动三轮车过来,他肯定会发现我。结果车开过去了,我还等着车停下,下来人呢,可老叔没看见我,就走了,我也没敢喊。车走远了,我就想回二姑玉珍家。”

四弟的媳妇心疼地摸着小虎的头,埋怨道:“你这傻孩子,咋不喊一声呢?”

小虎委屈地说:“我以为车会停下嘛……”

老弟也走过来,一脸愧疚地说:“都怪老叔,没下来注意看。小虎,你没事就好,可把大家吓坏了。”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这场虚惊总算是过去了。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清冷的光。经过这场折腾,大家都紧紧地靠在一起,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驱散心里的恐惧和担忧。

后来大哥得知此事后感慨地说,那怎么不下来看看喊几声呢?老弟无奈地苦笑,说当时心急如焚,一门心思就想着往前追,生怕错过了小虎的踪迹,根本没想到要下车查看。他说真是奇怪,自行车怎么会不转轴?找人怎么不下车查看喊叫呢?真是活见鬼了!

回到家后,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虽然没有了那顿期待中的猪肉炖粉条,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心里却格外踏实。这场冬日失踪事件,就像一场怪梦,虽然已经过去,但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也更加懂得了生活中的意外和惊喜总是猝不及防,唯有家人之间的关爱和牵挂,才能在困境中给予彼此温暖和力量。

八十年代,许秉公是自强一队来的关里户,三十来岁单身一个人,想女人自然是想的着急。他跟同样单身的老吕住在一起,老吕比他年龄大,从关里来的早。许秉公喜欢跟半大男孩子扯蛋,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出现美女镜头,他就找半大男孩子讲色情段子,并且炫耀自己已经勃起了,但是这个人并没有其它的过分举动。人缘还不错的,跟尚继京不是一路子人。尽管他比老吕年轻,但是却不走桃花运,也许是跟他扯蛋没手艺有关系。

话说刚进入八十年代,自强一队来了一个女人,她是从田里的玉米地里走出来的,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时正是中午,社员们都收工回家吃饭去了,队长领着单身汉老吕和记工员等还在地里换班,打算把地头剩下的那点活儿干完。他们看见这个女人从玉米地里走出来,摇摇晃晃地朝他们走来。她穿着一件碎花布衫,一条黑色的裤子,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苍白,嘴唇干裂。

队长水长林迎上去,问她:“你是哪村的?来这儿干啥?”

她不说话,只是看着老吕,眼神里满是惊恐和迷茫。

“你是不是迷路了?”老吕又问。

她还是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这时,旁边的一个记工员说:“看她这样子,像是饿坏了。”

老吕听了,对她说:“走,跟我去队部,先吃点东西。”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老吕去了队部。在队部,老吕让人给她端来一碗热汤面,她也不推辞,接过来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面就被她吃光了,她抹了抹嘴,看着老吕,像是想说什么,可又没说。

老吕问她:“你到底是咋回事?你要是不说清楚,我们可没法帮你。”

她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才小声说:“我和家里人吵架了,跑出来的。”

“和家里人吵架也不能乱跑啊,你家里人得多着急。你家是哪村的?我送你回去。”老吕说。

她又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突然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不回去,我死也不回去。”

老吕和记工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旁边的一个社员开玩笑说:“老吕,反正你也是个光棍,要不,就让她给你当媳妇得了。”

大伙听了,都哄堂大笑起来。谁也没想到,那个女人听了这话,突然不哭了,抬起头看着老吕,说:“行,我给你当媳妇。”

这下,大伙都愣住了,没想到她会当真。老吕也有些尴尬,红着脸说:“这……这可使不得,我就是开个玩笑。”

可那个女人却认真起来,说:“我没开玩笑,我愿意给你当媳妇。你要是不嫌弃我,我就跟着你。”

老吕一时不知所措,他看着那个女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旁边的一个社员说:“老吕,看这女人怪可怜的,你就先收留她几天呗。”

老吕想了想,觉得也只能这样了,就对那个女人说:“那好吧,你先在我这儿住下,等你想好了,再作打算。”

那个女人听了,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从那以后,那个女人就住在了老吕家。她很勤快,每天早早地就起来,帮着老吕揉面做饭,收拾屋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吕也渐渐地习惯了她的存在,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可是,渐渐地,老吕发现这个女人的精神状态好像不太对劲。有时候,她会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一坐就是半天,叫她也不答应;有时候,她又会突然变得很兴奋,又唱又跳,像个孩子似的。老吕心里有些不安,他想,这个女人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病啊?

一天晚上,老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想着那个女人的事情,心里很矛盾。他觉得这个女人挺可怜的,自己不能不管她,可又担心她真的有什么病,以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把她送到生产队队部去,让大伙一起想办法。

于是,他悄悄地起来,走到那个女人的屋子门口,敲了敲门。那个女人打开门,看着老吕,问:“你咋还没睡?”

老吕说:“我……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啥事?你说吧。”

“我觉得,你还是先到生产队队部去住几天吧。那里人多,有啥事也好照应。”

那个女人听了,脸色一下子变了,她看着老吕,说:“你是不是嫌弃我了?想赶我走?”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你一个人在我这儿,万一有个啥事儿,我照应不过来。”

“我不要去队部,我就想跟着你。你要是不要我,我就走,再也不回来了。”说着,那个女人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老吕看着她,心里有些不忍,他叹了口气,说:“好吧,那你就先在这儿住着吧。不过,你要是有啥不舒服的,可一定要跟我说。”

那个女人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第二天早上,老吕起来,发现那个女人已经做好了早饭。两人吃完早饭,老吕就去地里干活了。那个女人则留在家里,洗衣服,收拾屋子。

中午,老吕收工回家,发现那个女人不在家,他心里有些奇怪,就四处找她。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正着急,突然看见村里的几个孩子跑过来,对他说:“老吕叔,快去队部,那个女人在那儿闹呢。”

老吕听了,赶紧往队部跑去。到了队部,他看见那个女人正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旁边围着一群社员,都在劝她。

老吕走上前去,问:“你这是咋了?”

那个女人看见老吕,一下子扑到他怀里,哭着说:“他们说你不要我了,要把我赶走。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你会不要我。”

老吕赶紧说:“没有的事儿,你别听他们瞎说。我咋会不要你呢?”

这时,旁边的一个社员说:“老吕,这女人怕是真有点毛病。刚才我们跟她开个玩笑,说你要把她送走,她就闹成这样。”

老吕看着那个女人,心里有些无奈,他对大伙说:“行了,都散了吧。这事儿我自己会处理。”

大伙听了,都陆续散去了。老吕扶着那个女人,回到了家里。

晚上,老吕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想着那个女人的事情,心里越来越不安。他觉得,这个女人的情况越来越不对劲,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个办法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老吕就起来了。他对那个女人说:“我今天要去趟镇上,你在家好好呆着,哪儿也别去。”

那个女人点了点头,说:“你去吧,我等你回来。”

老吕到了镇上,先去了派出所,把那个女人的事情跟警察说了。警察听了,说:“这种情况我们也遇到过不少。这样吧,你先回去,我们会想办法查一查她的身份。要是找到她的家人,我们会通知你的。”

老吕谢过警察,就回到了村里。他刚进村,就看见一群孩子围在他家门口,正往里张望。他心里一惊,赶紧跑过去,问:“出啥事了?”

一个孩子说:“老吕叔,那个女人又在闹呢,说你不要她了。”

老吕走进院子,看见那个女人正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手里还拿着一把剪刀,谁要是靠近她,她就挥舞着剪刀。

老吕赶紧走过去,说:“你这是干啥?快把剪刀放下。”

那个女人看见老吕,一下子扑到他怀里,哭着说:“你去哪儿了?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

老吕说:“我去镇上了,有点事儿。你别瞎想,我咋会不要你呢?”

那个女人听了,这才放下剪刀,停止了哭闹。

就在这时,村里的一个孩子跑进来,对老吕说:“老吕叔,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找那个女人的。”

老吕听了,赶紧带着那个女人出去。到了门口,他看见两个男人站在那里,一个年纪大些,一个年纪小些,看样子像是父子关系。

年纪大些的男人看见那个女人,一下子冲过去,抓住她的胳膊,说:“丽华,可找到你了,你咋能一声不吭地就跑了呢?”

那个女人看见这两个男人,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她拼命地挣扎着,说:“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放开我。”

年纪小些的男人也走过来,说:“妈,你别闹了,跟我们回家吧。”

那个女人听了,突然尖叫起来:“我不是你们的妈,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走开,走开。”

老吕看着这情景,心里明白了几分,他对那两个男人说:“你们先别着急,这到底是咋回事?”

年纪大些的男人看了老吕一眼,说:“我们是她的丈夫和儿子。她叫赵丽华,一个月前突然失踪了,我们到处找她,都快急死了。今天听人说在这儿找到了,我们就赶紧赶来了。”

老吕说:“她在我这儿住了几天,我看她精神状态不太对劲,像是受了啥刺激。”

赵丽华的丈夫说:“唉,都是我的错。一个月前,我们俩吵了一架,我一时冲动,打了她一巴掌。她就跑出去了,一直没回来。我们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

老吕听了,说:“既然你们找到了,就带她回去吧。以后可别再打她了,有啥事儿好好说。”

赵丽华的丈夫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谢谢你这几天照顾她。”

说着,他和儿子一起,拉着赵丽华往外走。她拼命地挣扎着,嘴里喊着:“我不回去,我不回去,你们放开我。”

老吕看着这情景,心里有些不忍,他走上前去,对赵丽华说:“你跟他们回去吧,有啥事儿,好好说。要是他们再欺负你,你就来找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