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无上圣人 废道夺理!(1/2)
“因为……”
“我就是法!”
郭荣负手向前,一脚踏出,嘴角依然有着丝丝微笑,笑容中嘲讽与讥笑。
虽然只是一小步,不过踏出两尺而已。
但却让那高冷男子,浑身震怖,肝胆俱裂。
而在他身后,那位都邮,再也无法安坐,立刻就站了起来。
“我大燕玄国,竟又诞生了一尊大德贤士?”都邮死死的盯着郭荣,呼吸急促,紧张不已的看着郭荣,不敢有片刻的分毫松懈!
因为,他很清楚,大德贤士,意味着什么?
这是掌握着道与理的至高存在。
是玄国的根基!
也是道理的化身!
他们掌握道理,他们践行道理!
即使是最弱的大德贤士,也堪比一尊纯阳大能!
而这样的人物,只要得到足够的人道祈愿加持,镇杀一般的纯阳,就和喝水一样简单。
因为,道与理,在相同层面上是高于力和法的。
力和法可以通过修炼来掌握、提高、加强。
而道与理则不行!
不然,圣地的圣主们为何要建立玄国,那些高高在上的仙王神王,又何必亲自来到凡俗,建立仙朝、神庭?
不就是因为,修为可练,神通能得,而道与理,却需要感悟,需要践行,需要发现,需要凝聚?
更致命的是,这等人物,只要愿意走上修炼之路。
成就纯阳没有任何障碍。
因为,对他们来说,一法通则万法通!
传说中,就有着儒家大德贤士,入道之日,一夜神动,恐怖如斯!
郭荣却是随意的一招手:“来我身边!”
于是,那枚悬浮在高冷男子之前,萦绕着溪流与山川虚影,显化着城池、刑场、刽子手的官印,立刻挣脱了控制,然后欢快的飞到了郭荣手上!
是的!
欢快的飞到了郭荣手上!
就像离家的孩子遇到了亲人,也如久旱的庄稼,终于等到了甘霖。
“你用了什么邪法?!”高冷男子惊惧的大叫着。
“这怎么可能!?”都邮则满脸震惊的惊呼出声,他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官印,乃是玄国公器,人道愿景所铸,是沟通法网的玄器。
它们本身是没有任何智慧,也不具备任何自我意识的。
它们只是工具。
玄国的大能制造的工具!
所以,才能被授给他人,代替玄国,控制和弹压一地。
但,现在,那官印却挣脱了束缚,主动脱离了郡府的禁制,投入到它本该惩罚、镇压的敌人之手!
都邮自问也算见多识广,但却从未遇到过和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没什么不可能……”郭荣轻笑着,单手托着手上的官印。
此刻,这枚官印在他手中,温顺的犹如一只乖巧的小猫咪。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所谓的人道愿景,人道祈愿,不过是众生之念、众生之愿的集合罢了。
它虽然不具备任何灵智,但正因为如此,反而使得其可以直接从本源层面,感知到郭荣灵性。
于是,就知道,天道老爷下凡了!
自然,就温顺的堪比猫咪。
“你胆子真是不错!”郭荣看着那高冷男子,微笑着赞许:“居然敢来治我的罪?!”
“天上地下,谁敢治我的罪?!”
于是,郭荣微微一弹那枚官印,只是微微一弹,官印中那由人道祈愿所凝聚的山川、溪流、城市、刑场与刽子手之影,就尽数消失的干干净净,遁入官印深处。
高冷男子见此,只觉得浑身冰凉,两股战战。
而在他身后的都邮,更是已经长身而拜,恭身作揖,以弟子礼仪拜道:“大燕玄国,安阳郡都邮,学生郑源,拜见圣人老师!”
“恭问老师金安!”
圣人!
只有圣人才能有如此伟力!
郑源此刻,内心是既惶恐又欣喜的。
他虽从未见过圣人,对圣人的存在与伟力,所知也是寥寥。
但他确信,只有圣人,而且是法家圣人,才能像眼前这位一般,随手召走玄国官印,一指弹掉一切神通。
这是因为,在传说中,圣人是道与理的开创者,也是占据着道与理源头的无上存在。
他们的道,亘古不变,他们的理,万世永在!
在这样的存在面前,玄国的法网,玄国的官印,就像小孩子调皮时制作的玩具一样。
简单、粗糙,甚至一无是处!
“大燕玄国,立国千年,从未有圣人圣驾驾临……”郑源在心中想着:“却不想今日,我能有幸得见圣驾……”
“若能得到圣人提点……”
“此生足矣!”
郑源听说过,曾有幸运儿,得见圣人圣驾,不过得了一字提点,这人便文运滔天,最终竟将自身道理,凝成一首五言绝句,得授郡府之长!
郭荣并未理会郑源。
他随手捏住官印,微微一抖,就将一个文字从官印中抖落出来。
高冷男子见到这一幕,恐惧终于战胜了一切。
他终是醒悟了,自己曾经的同窗,日夜咬牙切齿的仇恨的对象。
竟是一尊悄然隐于市井,游戏人间的圣人!
于是他颤抖着,竟扑通一声,就跪到了地上,磕着头,五体投地:“罪人冒犯圣人老师圣驾,罪该万死!祈请老师宽恕则个!”
他确信,只有无上圣人,才能像这般将他人自身道理凝聚的文字,随意的搓揉。
这是因为,书上已经明明白白的写了圣人是道的源头,也是理的终点。
他们的道理,贯穿始终,亘古不灭。
是为万世师,也为天地表!
神圣无比,无上尊贵,万民景从,万国敬仰。
王安却是整个人都傻掉了。
“阿荣竟是一尊无上圣人?!”
“天啊!我居然和一尊无上圣人为友数年!”
一时间,这个平凡的少年,脑子都是昏沉沉的,根本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就连自身姓名,都有些要淡忘了。
没办法!
圣人的尊贵与神圣,是直接写在书上,刻在文字之中的。
每一个读书人,无论是那一派的读书人。
在进学启蒙的第一天,当他们在师长的引导下,窥见到书上文字之中的道与理的痕迹时,圣人的威严与神圣,就已经篆刻在他们的灵性中,沉入他们的思想内。
郭荣没有理会已经跪下来的高冷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