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节 白手套(2/2)
毕竟,汉家朝堂上下,贿赂成风,就连宫廷之中,也是拿钱办事,童叟无欺。
长安城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权钱交易、内幕交易。
哪怕是那些在历史上伟光正的大人物们,也都是如此。
譬如,张安世,譬如霍光,譬如金日磾。
甚至王莽!
这也是汉室的特色!
毕竟,汉家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连官爵和人命都可以拿钱换,区区道德、原则、操守,又值几个钱?
想当初,大忠臣御史大夫张汤,私下悄悄的将国家政策提前泄露给他的发小大商人田甲,让田家靠着内幕消息,总能先人一步,赚的盘满钵满。
而发展到现在,整个汉室官场,都弥漫着一种可怕的金钱气息。
腐败可以说无处不在。
旁的不说,连休沐日这种事情,也可以拿钱摆平。
就像光禄勋里的那些郎官们。
有钱的郎官,譬如那些官二代、贵二代、富二代们,只是在衙门里挂一个名,连每日点卯都不去,成天在长安城里厮混,流连于花街柳巷。
小日子过的不要太潇洒了!
而这些人每年的考绩都是最!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起码三百六十天处于‘病假’状态。
剩余五天的工作,当然是完成量极高的。
而寒门出身之人,却一连三百六十五天,全天候不休,日日夜夜的需要工作,别说什么休沐了,就连生病也不许请假!
更可怕的是,轮到晋升和提拔时,优先的总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二代们。
寒门士子,在光禄勋里,常常需要磨砺五年以上,才能有机会熬出头。
其他九卿有司,也都有类似现象。
腐败从上而下,蔓延到了整个国家。
官僚作风,日盛一日。
有识之士,想要改变也是有心无力。
所以呢,这位陛下,想发展一个白手套,参与其中,分润一笔,似乎也情有可原。
毕竟,你不能将封建帝王,想象成一个人民公仆。
事实上,所有帝王,从未将自己看成什么公仆。
在他们的意识里,他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的一切,包括人民和土地,全都是他的。
封建帝王,凌驾于几乎所有事物之上!
尤其是当今这位,素来以任性和专横著称。
张越立刻就发动自己的大脑,思考这个事情,他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利益最大化。
首先,肯定是不能拒绝的。
拒绝这位陛下,等于当面打脸。
而张越自己掰着指头数了数以后,发现好像几乎没有能在打了这位天子的脸后,还能活蹦乱跳的家伙。
哪怕是汉家历史上最有名的明君,以开朗和豁达大度著称的太宗孝文皇帝的心胸其实也宽敞不到那里去!
当初,冯唐告诉这位陛下:纵今世有李牧,臣恐陛下不能用之,何也?陛下赏太轻而罚太重。
太宗皇帝表面上自然是虚心受教,回头却将冯唐按在了东南几十年……
于是,太史公哀叹:冯唐易老!
君王这种生物啊,哪怕表现的再大度,胸襟再宽敞,其实私底下还是一个小鸡肚肠的家伙。
特别爱记仇,特别能记仇!
连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如此!
至于眼前这位,整个历史上,他的心胸都是排名倒数前几的存在。
所以,肯定不能拒绝,甚至得非常乐意而认真的帮他做这个事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当然,作为穿越者,张越自然不甘心只当一个白手套。
既然,现实已经无法改变,张越就只能去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将坏事变成好事!
腐败,当然是可恨的。
更是国家躯体上的病变。
但,在没有信息化和术,全方位的侦查和控制手段前,任何的廉政行为,其实都只是自我安慰,只能依靠定时打击清理和官员的自我操守。
其实真要碧蓝的话,鸦片战争时期的满清和约翰牛,其实是不相伯仲的。
牛牛家的腐败,说不定还比我大清厉害几分。
但为何我大清被几千龙虾兵就打的丢盔弃甲,丧师辱国?
答案是坚船利炮!
更是制度上和生产力上全面碾压!
鸦片战争的时候,我大清不仅仅在装备上全面落后,就连兵员素质以及战术战略,也全面落后。
所以,战败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既然,现实以及无法改变,那就需要思路和想法上的改变。
所以,张越马上就想到了此事的好处。
若他成为了帝王的白手套,就几乎等同于成为了帝王意志的投影和代言人。
由之,便得到了按照自己意志来影响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的途径。
说不定,此事还可以成为加速汉室产业升级的源动力!
因为张越完全可以通过这个角色来筛选和挑选他想要保护的人和势力。
就像一个牧场的主人,可以通过选择什么牛能繁衍而什么牛只能被宰割,从而最终能得到自己希望的牛种。
这样想着,张越就立刻拜道:“启奏陛下,臣觉得随桃候赵昌乐,才能优异,或许可以为陛下分忧……”
他进一步补充道:“壁琉璃就是随桃候所赠……”
“哦……”天子一听,立刻动容。
他扭头对一旁的郭穰吩咐道:“郭谒者,明日一早汝便去将随桃候请入宫中,朕要亲自考察其才能……”
想了想,他又问道:“随桃候如今官居何职啊?”
张越答道:“启奏陛下,似乎是典属国属国都尉……”
“哦……”天子听着,笑着道:“朕看,赵爱卿完全可以担任廷尉嘛……”
廷尉卿已经空缺了将近一年,不是没有人选,而是这位陛下不想要一个能力太强的廷尉。
因为廷尉若能力很强,那就一定很有主见,太有主见的话,会妨碍他褥羊毛。
所以呢,他一直想选一个能力一般,但能做事、听话的廷尉。
张越听着,连忙趴着道:“圣明无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