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逆流天下 >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四章 静候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四章 静候(2/2)

目录

李天柱等人的经历,就好比是一本大书,其中满是苦难与血泪。

在李天柱的讲述声中,曾志国与张云龙等人凝神细听,良久过后,曾志国用手中的马鞭轻轻抽打着地面,沉思道:“这么说起来,黄帅的布置是要用一个拖字决,看起来,黄帅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

李天柱道:“必然不是。末将在黄帅帐中虽然不久,不过末将以为,黄帅虽然武勇,不过并不莽撞,现在天寒地冻,黄帅只要与咱们相持就是,等再过两三个月,天气回暖,江南这里暖的早,过了年两个月就没这么冷了,到时候左营和浙江兵最少有五万战兵三十万以上,再加上京营兵和黄帅一镇并其余各总兵,两路一夹击,可比现在和咱们决战要强多了。”

曾志国笑道:“如意算盘打的不坏。嘿,黄帅麾下可是有八总兵,从额兵三万到现在号称有十万众,约摸算来,小两万战兵是实打实有的。麾下大将中,能打一打的人也不少,再加上背倚南京坚城,城内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士气也高,补给也足,倒是真能和咱们打一打。”

历史上黄得功在江北诸镇悉降之后还坚持抗敌,多铎打下镇江后,由镇江扑南京,南京文武官员在召开会议后决定投降,掌握京营兵和操江兵的赵之龙和刘孔昭一个是侯爵,一个是伯爵,两人带着二十三万京营和操江兵投降,钱谦益等东林党官员冒着大雨跪在道路两边跪降表,阖城都降,弘光皇帝只带着几个小宦官逃出南京,一路直奔在芜湖的黄得功。

黄得功将帝迎入营中,悲泣感奋,虽然明知事无可为,大势已去人心思降,结果还是奉弘光而奋战,刘泽清等人召降,黄得功坚持不降,带兵奋战,后来箭矢射中喉咙,黄得功战死。

此役之所以打的这么窝囊,还是因为当时南明小朝廷实在是失了民心,士气崩坏已经不可挽回,党内派别甚多而且内斗,皇帝无能庸懦,遇事无主见,南京一失,东南半壁也不可保有,所以军队完全没有战斗意志了。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黄得功虽然个人勇武让人敬佩,不过在大势已去的前提之下,他个人的武勇在历史大潮之下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现在却是不同,清兵虽然随时可能过江,而且必定会过江。不过,在南明小朝廷看来却是未必,在当时,虽然东虏已经占了中华半壁,不过在士大夫心中,蛮夷毕竟是蛮夷,所谓胡人无百年运的说法深入人心,又有辽、金、西夏,甚至是元朝的先例在,所以哪怕是建奴已经在饮马长江了,江南的官员士大夫却并不把局势看的如何严重。

在他们看来,江南水网密布,北人善骑而不善舟楫,建奴虽然一时势大,想过江来一统江山,怕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就如清兵南下,局势严重史可法发出警报后,马士英却说是史可法请饷故意夸大其辞。这倒不是马士英愚蠢,实在是当时士大夫心中的主流定见是如此。所以现在这会子,南明上下从南京到广州倒是同仇敌忾,大伙儿一起卯起了劲想要曾志国的项上人头。这股力量强大的很,不止东林党,还有阉党、勋戚、普通的文官和士大夫,如此这般,倒是凝聚起了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有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还有大义名份,天下人心支持,这样的话,各路兵马还是有点干劲的。

老实说,这股子力量要是用来抗清,就凭多铎手里的一万多披甲和几万汉军,能不能打下徐州都是问题,更加不必提淮、扬,或是过江了。

想到这里,曾志国苦笑一声,颇有点无奈的感觉。华夏历史上绝不乏此类的记载,对外时畏敌如虎,对内倒是士气如虹,要是把这种精神用来打建奴,他又何必与东林党过不去。

不过,如果不是他把东林党打的这么惨,甚至让同为士绅阶层的马士英和其背后的势力,还有很多无党无派的读书人出身的士绅都联手来对付他,怕是江南这里这一次也不会惹起这么大的风潮来。

多想无益,曾志国微微一笑,目视诸人,油然道:“黄帅以为这么布置,就能把我们挡在南京之外,我却以为不然。”

他背负双手,身躯一瞬间变的异常高大起来,一时之间,诸人莫敢仰视:“虽然黄帅是个劲敌,不过朝中的事我太清楚了,他想和我们对峙,只怕他在这里,背后打他主意的人就多了,让我们静候变化吧……哈哈,朝中的那些人,我太了解了,真的太了解了!”v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