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未知观摩会(1/2)
在会议上,孟广平几乎是把徐黎明对他说的原话复述了一遍,他语气坚定地说:“这次现场观摩会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
托乎提县长补充道:“我完全赞成孟书记的意见。基层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通过这次现场观摩会,真正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知晓村民的真正需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谢主任,你通知县电视台的刘局长,让他们派专人对观摩会进行现场报道,并在当晚的县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反复播出。”
散会以后,县委办主任谢卫江迅速行动起来。平时这些琐碎的工作他都会交给副职去办,但今天情况特殊,他必须亲力亲为。他连夜打电话紧急协调车辆,调来了两辆可容纳40人的“宇通”中巴车,供科级干部乘坐;又调来一辆“考斯特”,供县级领导乘坐。
谢卫江深知此次观摩会的重要性,容不得一点差错。因此在车辆安排上格外用心,确保一切顺利。夜里11点,都护府大酒店内灯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谢卫江在酒店里忙得不可开交,他跑前跑后,额头上早已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一边协调车辆,一边安排第二天观摩会的活动细节,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一切工作就绪,他才走出酒店大门,这时他才稍微松了口气,准备出门透透气。
谢卫江刚在台阶上站定,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时,突然看到几个参会的局委办的正职领导,喝得满脸通红,陆陆续续走回了酒店。他们看到谢卫江,纷纷走上前来,热情地跟他握手、打招呼。有地开着玩笑,有地拍着他的肩膀,大声说道:“谢主任,这么晚了还在忙啊?上楼一起喝一杯?”
谢卫江心里有事,心思全在明天的观摩会上,只是敷衍着应付众人。他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嘴上应付着:“不了不了,我还有事。”
就在他准备继续打电话的时候,于江涛和其他几个乡的领导,也一身酒气地走了过来。他们跟谢卫江打过招呼后,都走进了大门,唯独于江涛留了下来。虽然他喝了酒,但脑子依然清醒,他知道谢卫江是孟广平的心腹,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于江涛走到谢卫江身边,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说:“谢主任,这么晚还在忙,真是辛苦了。”
谢卫江叹口气,疲惫地说:“主要领导召集开的会,都是重要的会议,必须确保一切顺利。”
他看了看于江涛,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告诉他刚才的会议内容。毕竟,他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没有任何准备的山口村修路施工现场,能应付这种突袭的现场观摩会吗?
于江涛似乎察觉到了谢卫江有心事,语气轻松地说道:“谢主任,你真的太辛苦了,工作是做不完的。你也得放松一下精神,别总把自己绷得那么紧。这样吧,我们约个时间,去乌拉台村打猎。怎么样?”
谢卫江心中一动,他一直喜欢打猎,尤其钟情于山里的那种宁静与刺激。与大自然的亲近,追逐猎物的快感,总能让他暂时忘却工作的疲惫。他脸上露出笑意,爽快地说道:“行,到时候有空了,我一定跟你约时间。
话音刚落,他的表情微微一变,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试探性地问道:“于书记,山口村那边有三个村正在是吧?”
于江涛心里一惊。谢卫江作为县委办主任,平时事务繁忙,怎么会关注这种具体的小事呢?这显然并不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政治上一向敏感的于江涛马上意识到:谨言慎行是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既然谢卫江点出这一主题,必有深意。谢卫江看似无意的一句笑谈,绝对不是随口一说,难道县委对修路有什么看法?背后一定有其深意。
他微微调整了一下表情,试探性地回答道:“是啊,山口村等三个村现在完全是白手起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开山凿石,修一条十公里的山路。这可是村民们自己凑钱凑力,一点一点干出来的。谢主任,县委对此有什么说法吗?”
谢卫江也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马上很官方地说:“修路是百年大计,是造福后人、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作为乡党委书记,要大力支持啊!县委、县政府召开大办交通动员会,就很说明问题,也说明你们的思路是对的。”
于江涛义正词严地说:“那是肯定的,乡党委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挂帅的修路领导小组,负责修路工程。”
谢卫江长期在政府工作,对政府机构的运作和职责分配了如指掌。他心里非常清楚,修路领导小组名义上是负责协调和推进道路建设的,但实际上往往只是挂名,并不真正参与具体事务。这种机构在基层工作中并不少见,往往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或协调各方关系的。因此,面对于江涛的试探,他只能含糊其辞,同时暗示道:“不知道于书记对这条路的近况是否掌握,你说的这个副书记是否经常会到施工现场查看?”
于江涛心里有了底。作为县委办主任,谢卫江的话倾向性和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县委已经注意到了山口村的这条“幸福路”。他回答道:“是的,沙吾提副书记是修路领导小组的组长,他每个星期都会到施工现场查看,并在星期一的党政联席会上汇报情况。修路的整个进程都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目前乡党委还指派了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此事,他会定期向我汇报工程的进展情况。”
谢卫江微微皱了皱眉,语气更加严肃起来:“于书记,这条路是乡里的民生项目,你应当高度关注。作为乡里的一把手,你要心中有数,不能只听汇报。基层工作不容易,但群众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希望你们能真正把这件事办好,让群众满意。”他觉得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作为资深的于江涛不可能听不明白。他伸出手,主动与于江涛握手,说:“于书记,如果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我会尽力协调。再见!”
于江涛连忙伸手和谢卫江握手,说道:“谢主任,谢谢您的关心。”
谢卫江走后,于江涛站在原地,愣了半天,一直回到酒店客房,他还在思忖着谢卫江那耐人寻味的话语。一个小时后,正在看电视的于江涛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赶紧拿起电话,打给了楚君。
晚上,楚君还在看书,一抬头,才察觉到时间已至夜里11点。他放下书本,拿着盆子前往卫生间盥洗。洗漱完毕后,他端着盆子返回办公室,刚进门,房间里的手机突然响起。楚君急忙赶回房间,放下盆子,去接电话。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于江涛的名字,他立刻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于江涛问:“楚乡长,你现在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