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楚君轶事 > 第30章 走访山口村

第30章 走访山口村(1/2)

目录

楚君走进办公室,里面坐着三个人,见楚君进来,赶忙起身过来和楚君握手,做了自我介绍后,办公室的三人是村委会主任杨发胜,村支书艾尔肯·吐尼亚孜和会计热合曼·阿吾提,这种维汉两人在村级搭班子的极为罕见。众人坐定,倒茶寒暄。

这时一人走了进来,经介绍,这人是驻村干部达吾提。

茶喝到一半,谈话进入正题。楚君说:“这次乡里开展党支部在村建立联系点,我这次来,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具体实施这个制度,如何调动村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杨发胜主任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是的,有上级领导在我们村指导工作,村干部的工作会好做一点。”

达吾提说:“这个村实在是太穷了,没有钱说啥都是百嗑(废话)!”

吐尼亚孜村支书关切问:“这次上级党委(支部)在村里建联系点,有没有什么扶持措施,比如农业政策补贴,无息贷款等。”

吐尼亚孜担任村支书多年,他深知:通常被安排到乡镇、村里蹲点或者驻村的干部,往往是单位中的“三无人员”——即那些在单位上既无职务,也无权力、更无具体工作内容的干部。以驻村干部达吾提为例,他原本是乡企办的一名干事,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然而,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嗜酒如命。他的酒量并不大,但总是贪杯,一喝就醉。就在前几年,山口村发生了矿难,全乡的干部在书记的带领下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州县的领导和安监局的负责人也亲临现场指挥。在紧张的救援行动中,乡政府在分配人员时,却发现吾斯曼不在场。他们四处寻找,最终在乡政府会议室找到了他——他正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鼾声震天,浑身散发着酒气,怎么叫也叫不醒。书记得知后,怒不可遏,当场决定将他派往山口村驻村,表现不好就永远别回来。

楚君表示哪里知道这些老狐狸的心思,他只是实话实说:“从我个人层面来说,秉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个人事务应由本人主导处理,外部力量仅可提供辅助支持。从村集体层面,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管理村庄事务的主体责任,村民作为村庄主体,应当积极参与村庄建设,上级部门主要发挥政策引导和方向把控作用,形成‘村民主体、村委主导、上级指导’的治理格局。构建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共同进步。咱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是脚踩着这片土地的。我今天站在这里,跟大伙说话,就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我不说空话,不扯假话,更不会吹大话。我要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既然我来到了这个村,我就没把自己当外人。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咱们一起群策群力,想办法,找出路。我来村里不是为了做官,也不是为了捞好处。我是真心实意想和大家一起,把咱们村建设好,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

世上存在一种人,他们天生就拥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成为众人追随的焦点。他们的存在,仿佛自带光环,让周围的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心甘情愿地追随。

这种魔力的来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自信与从容。这种人通常拥有无比的自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他们总能保持冷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自信与从容,让周围的人感到安心,愿意追随他们的脚步。第二是真诚与善良。他们待人真诚,总是愿意倾听他人的心声,给予帮助和支持。他们的善良并非出于功利,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这种真诚与善良,让人们感受到温暖,愿意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第三是智慧与洞察力。这种人通常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能够迅速理解复杂的情况,并提出独到的见解。他们的智慧不仅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更在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种智慧与洞察力,让人们对他们充满敬佩,愿意追随他们的指引。第四是幽默与乐观。他们总是能够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和紧张的气氛,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他们的幽默和乐观,像阳光一样照亮周围的人,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人格魅力的影响往往会是团队的核心、社交的宠儿、变革的推动者。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一个人,请珍惜与他相处的时光,因为他可能会成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朋友。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请继续保持你的魅力,因为你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楚君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楚君的发言后,众人心中都涌起了共鸣。杨主任随即提问:“楚经理,你讲得太好了,你表达的正是我们村民心中所想,却说不来的话。楚经理,请您明确告诉我们,您有什么打算?我们愿意跟你干。只要能够勤劳致富,让村民手中有钱,我们定会支持你!”

楚君挥了挥手,说道:“不是听我的,而是听你们的。你们是村干部,是村民的领路人。关于如何勤劳致富,我们应当共同集思广益。请大家回去后好好地考虑一下,过两天我还会再来,届时希望大家能够分享各自的想法。毕竟,有了好的想法,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今天,我从我们银行的角度出发,以逾期贷款户名单为线索,逐一进行家访。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金融支持和援助,例如调整还款计划,或者提供一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楚君继续说道,“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宣传农业科学、法律、金融等知识,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

杨发胜主任和艾尔肯·吐尼亚孜均表示支持。于是,他们一同出发,开始按照名单进行逐户走访。经过一上午的走访,楚君感到村民生活贫困,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地处山沟,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且多石,其次,村民普遍懒散,依赖自然条件,持有等待、依赖和索取的心态,第三,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村民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

中午时分,杨主任抬头望向太阳,对楚君说:“楚经理,时间差不多了,走吧,我们去吃饭吧!”

楚君环顾四周,低矮且破旧的房屋,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崎岖且陡峭的山路,默默见证着生活的艰辛。面对表情淡然的村民和衣衫褴褛的孩子们,楚君感到心情沉重。他说道:“算了,村里的情况太困难了。我就不在这里用餐了。我来这里是为了帮助解决问题,就不给村里增加负担了。”

这时楚君注意到,杨主任后面三人都看着自己。

杨主任听后回应道:“楚经理,如果您离开,村民们会责怪我的。我们村是不富裕,但是请客人吃饭的钱还是有的。在我们村里,没有让客人饿着肚子离开的习俗。”

楚君环顾四周,询问道:“这一圈走下来,我注意到村里仅有两家小商店,似乎没有看见有饭馆。”

杨主任微笑着解释:“村里确实没有饭馆,每当上级领导来访需要用餐时,通常是由村干部轮流在自己家中提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