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楚君轶事 > 第13章 夜半述心事

第13章 夜半述心事(1/2)

目录

0013夜半诉心事

武琦市第九个烂尾建筑项目,恰逢楚君的暑假,他意外地接到了邓群策的电话。邓群策在电话中透露,他的父亲刚刚参加完市长办公会。会上,市长强调,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新市区人民广场一侧烂尾大楼的复工进程。这座大楼已经停工七年,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正对着自治区人大、政协大楼,烂尾楼的存在对政府形象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邓群策随后问楚君是否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楚君详细询问了烂尾楼的情况。这是一座投资额高达3亿元的12层酒店高层建筑。虽然3亿元的造价不菲,但其价值之高自有其道理。该项目位于新市区人民广场一侧,毗邻自治区文化厅和广电大楼,南临杜鹃河,北接自治区人大和政协的办公大楼。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高昂的投资成本也让不少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

楚君和马玉婷继续沿用他们的老套路,前面的过程都很顺利,但在最后一关出现了偏差。马玉婷的父亲马石光,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他想接手这栋烂尾楼。

马石光是武琦市盛源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他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人脉资源,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

起初,当马玉婷向马石光推荐楚君时,他并未太在意,只把楚君当作一个16岁的少年,没有给予过多重视。起初拿钱出来,只是为了让女儿开心,马石光慷慨地拿出几百万,让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感受一下,盈亏无所谓,只是希望她能够了解现实的残酷,明白商海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松驾驭、大多数人最终会折戟沉沙的道理。

然而,女儿跟着楚君接连出手,连续赚钱。楚君出乎意料地在他面前展现了他的赚钱手段,成功地将这笔资金翻倍,这渐渐地赢得了马石光的重视。马石光开始认真对待这位年轻人的各种建议。

此次也是如此。他认真思考了楚君的提议:接管这座烂尾楼不仅能够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路径,还能通过成功的改造项目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声望。

马石光计划将这座烂尾楼改造成集商业、办公、酒店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以适应新市区不断增长的商务需求。他坚信,凭借盛源房地产的实力和经验,能够克服项目复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难题和挑战。

经过多轮深入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共同组建一家名为武琦市盛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新企业,并以参股的形式成为公司的股东。具体的参股比例为:马石光投资3亿元人民币,占股86%;楚君和马玉婷各自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各占股5%;邓群策和华锦贤分别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各占股2%。马石光将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而楚君和马玉婷则担任公司的副董事长。

1995年初,马玉婷被任命为公司的总经理。原本,马石光计划让楚君辞职并返回公司接替总经理的职位。马玉婷也曾多次致电楚君,邀请他回到公司工作。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楚君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因为当时他已经进入农行塔尔州分行工作。用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当前的局势犹如士兵刚刚抵达战场,哪有在战斗尚未开始就先行撤退的道理?我只会在胜利之后选择离开。”

在qq聊天中,马玉婷对楚君说:“酒店业务已经基本稳定,目前由几个副总经理分管日常管理。我计划开设一家投资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实业投资、风险投资、融资理财以及助贷咨询服务。此外,我们还提供委托理财、企业及个人贷款服务、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房产抵押贷款咨询,以及在建工程项目贷款和短期垫资咨询服务。我首先想到的是你,我们可以以参股的方式合作经营,日常事务由我负责,而你则负责监督重大项目的审查工作。”

楚君回复道:“想法不错,我支持!这个项目你打算投资多少钱?办公场所在哪儿?准备招聘几个人?”

马玉婷回答:“先期投资一千万吧;办公室就设在酒店的6楼,我准备租酒店的四间客房作办公室用,紧挨你和我的房间,方便工作。”马玉婷所说的房间,是酒店专门给她和楚君提供的两间客房,长期供个人使用,这是当时与马石光谈判时追加的附加条件。“至于人员,计划初期招聘5到6名员工,包括财务、市场分析、客户服务和项目管理等关键岗位。随着业务的扩展,我还会逐步增加人手。”马玉婷补充道:“我对这个新项目充满信心,也相信你的专业能力,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

马玉婷的见解不经意间唤醒了楚君尘封多年的梦想。1991年夏天,当时还在北京大学深造的楚君,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视听说挑战赛,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作为获奖者,楚君和其他人一起,在组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前往香港进行游览和观光。在众多活动项目中,与香港大学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参观香港的中国银行和渣打银行,给楚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渣打银行的参观过程中,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介绍渣打银行的发展前景时,强调了银行作为“超级连接器”在跨境金融服务中的角色,以及在商业机遇拓展和可持续未来构建方面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仿佛为楚君开启了一扇新窗,令他耳目一新。一个念头突然涌现:如果条件允许,他一定要创办一家私人银行!他甚至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融入企业运营之中。他认识到,尽管盛源投资公司在武琦市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若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境金融服务的能力。然而,盛源公司的现有经营理念已经决定了它无法实现楚君的愿望。

楚君回想起那次经历,心中涌现出久违的激情。他意识到,自己一直渴望的,正是这样的机遇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楚君坚信,与马玉婷的合作将使他们能够打造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为本地企业引入资金和资源,还能为个人提供专业的金融知识和国际视野,助力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立足。

马玉婷与楚君的想法不谋而合,这让楚君感到异常兴奋。显然,马玉婷目前所描述的投资公司已经初步具备了私人银行的某些特征,可以说是未来私人银行的雏形。楚君随即询问:“谈关键问题,公司的投资比例和管理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