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又乐极生悲(1/2)
高中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承生产队的农业事业。从此,那片广袤的土地便成为了我挥洒汗水与青春的舞台。
春日里,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我在精心呵护着田园中的苗圃,为留种和移栽获取希望。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我紧握锄头,奋力铲除田间的杂草,抡起飞镰在麦田中熟练地收割着金黄的麦浪,额头的汗珠如断线珍珠般滚落;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我挖掘着深埋地下的红薯和土豆,收割着玉米和大豆,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我也未曾停歇,我挥舞着大镐刨粪送肥。
这一年多来,我不仅在农田间辛勤劳作,还积极参与到乡村文艺活动中去。
就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全县的供销系统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准备在内部招收工人啦!
那天傍晚,父亲下班后匆匆赶回了家,还未进门,声音便先传了进来:“久泰啊,全县供销系统要招人了,你想去试试不?”
听到这话,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回想起曾经,父亲也试图安排我去供销部当厨子,但那时年少气盛的我却发起了脾气,坚决不肯答应。而这一次,我犹豫了。
那个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供销系统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呢?我能胜任吗?去还是不去呢……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我终于做出了决定。
我走到正在忙碌的父亲身边,坚定地对他说:“爸,我想去!”
就这样,5月7日这天,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和些许紧张,以供销社准职工的身份,踏入了公社中心社的办公室。
刚一进门,我便看到了一同前来报到的其他几位同事。其中竟然有两位美女,她们分别是任主任的女儿任新波和公社主任的女儿韩桂英。这两位姑娘面容姣好、气质出众,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还有两位男士也加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其一乃是公社粮食所所长的儿子,看起来精明能干;另一位则是本社吴主任的儿子,显得稳重踏实。
那天早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微风轻拂着人们的脸庞。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心情,分别填写了一张表格。这张表格似乎承载着某种未知的使命,让大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随后,一辆破旧的客车缓缓驶来,停在了我们面前。车门打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前往宝东体检的热情。大家纷纷登上车子,找好座位坐下,车辆便启动了,向着目的地驶去。
一路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青山绿水、田野村庄一一掠过。正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体检时,却突然接到通知,由于一些不明原因,这次体检竟然被取消了!
这个消息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我们心头的火焰,大家不禁面面相觑,感到十分失望。
无奈之下,当天稍晚时候,我们只能乘坐中心社那辆老旧的二八拖拉机返回原地。坐在颠簸的车斗里,看着道路两旁飞速后退的树木和房屋,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起来。
回到中心社后,其他人都陆续得到了工作分配。而我,则非常幸运地被选派到县里,参加供销系统的理论培训班,进行自我提升和改造。对于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既兴奋又紧张,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这个理论学习班设立在县城南部的马市。当我踏入学习地点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来自各个公社的学员。
让人惊讶的是,其他每个公社只有一名代表前来参加,唯独北泉公社派出的人员较多。
北泉是位于我县北方的一个小镇,它有一天铁路线贯通东西,或许因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那里的年轻人总是显得有些骄傲自满。
他们甚至口出狂言,称北泉是本县的“第二大城市”。这种说法实在是滑稽可笑,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不过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说出这番话的人居然还一脸严肃,仿佛真的认为北泉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我不禁暗自思忖:这些人到底对“城市”的概念理解得有多么模糊啊!
在这座小小的县城里,来自各个公司的员工们纷纷踊跃参与活动。他们汇聚一堂,人数众多,粗略估算下来竟有三四十人左右。而县社办公室那位名叫赵秘书的同志,在阅读完我所撰写的文章之后,当场便毫不吝啬地对其表达出由衷的赞赏之情。
只见赵秘书手持我的文章,在房间的地面上来回踱步,同时还声情并茂地高声朗诵起来。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使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为之侧目。
尤其是那些一同前来的男女同学们,更是整齐划一地将目光聚焦于此处,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赵秘书的朗读。这种被众人瞩目的场景,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自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这样的情形我已经历过许多次了。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突兀的声音忽然传来:“哎呀呀,像这么优秀的文章,作者理应被推荐上大学才对啊!如此才华怎能被埋没呢?”
然而,这个不和谐的论调很快就遭到了反驳。只听见来自北泉的一名学员抬高了自己的嗓音说道:“你快别瞎说了!难道仅仅只有学习成绩优异就能行啦?要知道什么叫做‘又红又专、德才兼备’才行啊!就算是追溯到祖宗那一辈,也得讲道德操守呢!”这位学员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显得极有底气。
我脸上露出一丝极为尴尬的笑容,但这丝笑容刚刚浮现便如同昙花一现般迅速消失了,因为就在下一秒,我的嘴巴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突然被一张无形的封条给紧紧地封住了。这一刻,我的世界仿佛瞬间变得寂静无声,所有想要说出口的话语都被硬生生地堵在了喉咙里。
我心里很清楚,以我目前的状况,想要踏入大学校门几乎就是一种奢望。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成绩都只能算是中上等水平,除了文科还能拿得出手之外,其他科目都表现得普普通通。更糟糕的是,我那所谓的品德也早已是声名狼藉、人尽皆知。至于背后的关系和背景,更是微不足道,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可言。
我们安国公社坐落在这个县城的东南部地区。它与县城之间的距离最为遥远,如果要从县城出发前往安国公社,需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行。安国公社的北面紧挨着常盛公社,东面则与东升林场相邻,西面又与万丰公社接壤。
其实,安国公社原本并不存在,它只是后来才新设立的一个行政单位而已。在它成立之前,这片土地曾经被常盛公社和万丰公社一分两半,各自管辖着一部分区域。
若不是因为我的父亲,恐怕我这辈子都会在安国的田间地头辛勤劳作,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这点毋庸置疑。尽管在外人的眼中,或许我确实显得有那么一丝不可一世、趾高气昂。
某天,一个重要的电话打到了安国供销社,竟然是来自上级领导的指示!他们明确要求对我予以重点栽培和关注。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安国供销社的任主任惊讶得合不拢嘴,但很快便转惊为喜。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安国供销社在整个供销系统里始终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如今能得到这样的重视和机会,对于任主任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啊!
他深知,想要真正提升供销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仅仅依靠那些华丽的建筑物以及空洞的标语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成绩和典型人物才行。
而就在那个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回荡着激昂动听的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于是乎,每当课余时间一到,总会有一群群的人自发地围拢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一遍又一遍哼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现场的氛围异常热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喜悦的笑容,仿佛被歌声所传递的力量深深感染着。
在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宝东县里,邮政总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十字街附近。就在这邮政局的不远处,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喇叭,它仿佛是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地传递着各种信息与故事。
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这个大喇叭就会准时响起。它所播放的新闻如同晨钟暮鼓一般,穿透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那洪亮而清晰的声音,犹如一股洪流,向着四面八方奔腾而去。
在宝东县城的上空,这声音不断地回荡着,交织成一首美妙绝伦、令人陶醉的乐章。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统一认识和思想成为了引领大家前进的明灯。这种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个人的心紧紧相连,有劲往一处使;而前所未有的号召力更是激发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热情与力量。
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每当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之上时,总会被那激昂澎湃的广播声所感染。
那振奋人心的话语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瞬间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热血。此时此刻,我们感到自己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激情,恨不得立刻将全身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当中去。
所谓集体,便是将众人的智慧与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发展生产。在这里,没有个人主义,只有团结协作;没有自私自利,只有互帮互助。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承受失败的痛苦。因为我们深知,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当时中央可能面临着种种复杂的情况,但在我们这片相对偏远的土地上,依然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他们以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田间地头,农民们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工厂车间内,工人们埋头苦干,用双手铸就工业的脊梁;学校教室里,老师们孜孜不倦,用知识培育祖国的花朵……正是由于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这座小小的县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这段难忘的学习时光里,我们全体成员特意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令人惊喜的是,县社居然有两三位领导莅临参与,而那位备受瞩目的县社刘副主任也赫然在列。
据父亲透露,这位刘副主任和咱家还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呢!那时的我满怀憧憬,觉得自己仿佛即将振翅高飞、前途无量。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谁能料到后来他竟然患上了可怕的肺癌。唉,也许这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吧!
当理论学习班落下帷幕的那一天,绝大部分人员都匆匆踏上归程离开了,唯独剩下我们四五个人。只因为我们所在之地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夜幕降临后,宽敞的房间里备好一铺长长的大炕,此刻炕上仅有我们寥寥数人准备就寝。
就在这时,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其中的两人并肩趴在铺位之上,兴致勃勃地展开了一场关于女人、性以及各自夫妻生活经验的热烈讨论。他们滔滔不绝,时而声音高亢,时而窃窃私语,话题之私密、氛围之热烈,让人不禁面红耳赤。
有些话语清晰可闻,有些则模糊不清,但无论如何,这场讨论一直持续到夜深人静之时仍未有停歇之意。毕竟,谈论这些事情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任谁也无法阻止。
不知不觉间,我已沉沉睡去,然而那两人似乎依旧沉浸在交流之中,乐此不疲。直至次日清晨醒来,我发现他俩依然对昨晚的话题意犹未尽呢!
这可真让我感到无比纳闷儿:都是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人了,就那么一丁点事情而已,怎么会如此喋喋不休地唠叨个不停呢?难道别人拥有的和自己所拥有的就有着天壤之别不成?哎呀呀,真是令人费解。
学习结束返回工作岗位的时候,当时任主任一看到我,整个人立马变得异常兴奋起来,那张嘴巴咧得大大的,简直都快合不上了。
只见他满面笑容地对着屋子里面的众人说道:“瞧瞧咱们这位唐久泰同志,此次可是表现得相当出色啊!不仅为咱们安国供销社赢得了荣誉,而且依我看呐,这小伙子将来必定是前程似锦、不可限量哟!”
随着他这番话语落下,大家自然而然地将所有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我的身上。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这样关注我,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我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乃是副主任的亲生儿子。
想到此处,我的脸颊不禁微微泛起一抹红晕来。至于当时究竟具体说了些什么样的话,如今我已然记不太真切了,但大致应该也就是一些诸如要多多向各位同事们虚心求教之类的谦逊之词吧。
尽管获得了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与褒扬,然而奇怪的是,那一刻的我却并未因此而产生丝毫喜悦或者自豪之感;甚至对于任主任对待我的这种特殊态度背后,究竟是否隐藏着某些微妙且难以言喻的动机,我也是浑然不觉。
没过多久之后,我便萌生出想要将自己已经开始上班这个好消息告知给徐倩影的念头,顺便也好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她内心深处到底对我有没有那份特别的情意存在?倘若有的话,那我可得赶紧抓住时机,趁着这股热乎劲儿再烧把火,努力让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发展才行。
那一天,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门市部的值班室里空无一人。我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悄悄走进那间略显冷清的屋子。
目光迅速扫过周围,确认无人之后,我快步走向货架,拿起一本朴素的学生本。心跳如鼓,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一般,我匆匆忙忙地翻开本子,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几行饱含深情的文字。
写完后,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我将这个承载着我满心希望的本子小心翼翼地交给三弟,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通过他的弟弟转交到她的手中。
这些年来,她一直对我含情脉脉、顾盼生辉,我们之间的感情就像即将被点燃的干柴,只差一阵东风便能熊熊燃烧起来。
对于这份感情,我一直充满信心,觉得成功的几率极大。更何况如今的我已经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告别了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走出了庄稼门儿。
这样的转变,无疑是许多农村姑娘梦寐以求的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每一天都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如此漫长。
我不停地想象着她收到信后的反应,幻想着我们美好的未来。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周周流逝,始终没有等来她的任何回音。
起初,我还坚信她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耽搁了回复,但随着日月的交替流转,那份最初的热情逐渐在无尽的等待中慢慢冷却。
我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的直觉和判断,难道这一切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幻想吗?是不是我把热情错付在了剃头挑子上,而她根本没有同样的心意呢?
想到这里,一股寒意从心底油然而生,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过于冒失冲动。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每一天都过得浑浑噩噩、百无聊赖。我深深地感到,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生活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尽管心中怀揣着想要做事的念头,但始终没有人来给我安排任务,世上怎会有如此这般的工作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