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旨意(2/2)
如今,叛乱终于平定,赵轩也总算忙完了所有事务。他一刻也等不及,马不停蹄地来到林府。此刻,他望着眼前的林黛玉,眼中满是深情与歉意,“林姑娘,让你久等了。这一路波折不断,可总算盼到了我们能成亲的日子。”
林黛玉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却又带着一丝笑意,“赵公子,只要你平安归来,一切都值得。”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春日里的微风,拂过赵轩的心间。
林如海从书房中走出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他看着这对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轩儿,玉丫头,你们的婚期就定在下个月十五。这几日,你们就好好准备准备吧。”
赵轩连忙拱手行礼,“多谢岳父大人。我定会好好筹备,风风光光地把林姑娘娶进家门。”
京城的街头巷尾,处处弥漫着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赵轩与林黛玉即将完婚的消息,就像一阵强劲的东风,迅速吹遍了每一个角落。即便赵家与林家行事极为低调,可赵轩身为镇南王,又是军方第一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如同在聚光灯下,备受瞩目。
消息传开后,林府和赵府的门槛几乎都要被前来恭贺的人踏破。那些平日里八面玲珑的达官显贵,纷纷带着精心准备的贺礼,满脸堆笑地赶来,只为在这喜事上刷足存在感,与这对新人以及背后的家族攀上几分交情。林如海忙于官场多年,虽人脉广泛,但面对这如潮涌般的恭贺,也不禁有些应接不暇。而赵轩,在军中威名赫赫,平日里与这些官场应酬接触不多,如今被这般热闹的恭贺场面包围,倒也有些不太适应。
宣帝在宫中得知了这一消息,一时之间,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他看着御案上的奏折,眼神却有些空洞,思绪早已飘远。赵轩,这个他血脉相连却又不能相认的儿子,在他心中一直是个复杂的存在。他的才华、他的能力,无一不让宣帝暗自骄傲,赵轩的确是人中之龙,在军方闯出了一片天,成为镇南王,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曾经对于林黛玉,宣帝是心存不满的。在他的帝王视角里,林黛玉的身份或许配不上赵轩尊贵的皇家血脉(当然,这一切赵轩和林黛玉并不知晓)。但此刻,看着窗外的天空,想到赵轩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宣帝心中的那份柔软被触动。他长叹一口气,决定放下心中对林黛玉的芥蒂,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
于是,宣帝命人宣来礼部官员,当场拟下赐婚圣旨。圣旨上,言辞恳切,表达了对赵轩和林黛玉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这桩婚事的认可与重视。圣旨中还提及,将赐予赵轩和林黛玉诸多赏赐,以彰显皇家的恩宠。
当这道赐婚圣旨抵达赵府和林府时,两家人都感到十分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赵轩和林如海立刻带领家人,跪地接旨。赵轩心中明白,这道赐婚圣旨,不仅是对他和林黛玉婚事的祝福,更是宣帝释放出的一种善意信号,背后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但此刻,他只愿将这份恩赐当作是对他和林黛玉爱情的肯定。
林黛玉在屋内,听到外面传来的接旨声,心中也泛起层层涟漪。她虽对皇家的那些复杂关系不甚了解,但也知道,这赐婚圣旨意义非凡。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心中既有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待,也有一丝忐忑。
消息再次传开,京城百姓们听闻皇帝赐婚,更是对这桩婚事议论纷纷。有人羡慕赵轩和林黛玉的好运气,能得到皇帝的青睐;也有人感叹这是天作之合,皇家的认可让这桩婚事更加完美。一时间,赵轩和林黛玉的名字,成了京城中最热门的话题。
赵轩看着手中的赐婚圣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林黛玉幸福。他深知,这道圣旨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更是一份责任。而林如海,也为女儿感到欣慰,同时也明白,这桩婚事因为有了皇家的加持,未来或许会面临更多的关注和挑战,但他相信,以赵轩的能力和为人,一定能护女儿周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府和林府更加忙碌地筹备着婚礼。婚礼的规格因为赐婚圣旨而再度提升,各项细节都被精心打磨。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种喜庆的氛围中,仿佛在共同期待着这场盛大婚礼的到来,见证赵轩和林黛玉的幸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