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刘山东开启挣钱(1/2)
刘山东自从养了4头猪,开启努力打拼挣钱模式。
干劲十足的小东可是铆足了劲,要趁在朱爷爷这儿,用一年的时间挣些本钱的。
每天一早,小东就用铡刀铡草,存放的两个大草垛就像小东的信心一样,一直膨胀着,却又逐步默默的隐藏着自己的强大。
怕引起村民注意,朱爷爷也不敢多声张,所以买粮的计划不太好实施,最终,小东想请李三帮忙询问,收集卖粮信息。
正好上次大妮他们去买小动物,小东就让大妮把想要买粮的消息传给了李三。希望她能帮忙打听信息,找机会年前或年后去拉粮食。
玉米、大豆、高粱、大麦和小麦等都可以,国库收购价,可能验粮标准放宽。那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也就是说,一等粮可能都不舍得卖,留着自家磨面吃。那么能够节余下来的二等或三等,甚至四等粮,只要能打料喂猪,不是霉的坏的,都能提上一个等次的卖价。
还有各种杂粮也会收购,尤其是玉米和大豆,它们营养丰富,人吃不如小麦受欢迎,人们这时候可都是为吃口白面,而成每年过年过节时的最大愿望。
杂粮则被做成窝头或杂粮饼、杂粮面条,都是用来填饱肚子的。谁都不喜欢吃,觉得没啥多的营养,既刺喉咙,又刮走了肚里极少的那点油水。极低等的食物,不过比野菜草根树叶强些。
高梁更是更低一等,要不是它全身都可利用,农村做笤帚、炊把、搬灶头子和纳锅盖,少不了它。还有做粮食穴子、编凉席和簸帘子都用它。它又耐干旱,不怕淹,地头沟坎,凹田基本都能长成。所以每家基本都种些。
高粱米却让人们不喜欢吃,可能更粗更刺喉咙,感觉没啥营养吧。平时,就只能喂鸡鸭吃了。不喂鸡鸭的人家,要是够吃的,也就只把它贱卖给邻居亲戚。
所以李三给问到了不少家卖杂粮的,尤其高梁最多,还有豆子玉米。有菜籽打油了,豆子做豆面条一股子豆腥气,实在是不好吃。平时,在合适的季节人们会拿来生豆芽吃。
生豆芽,只需要干净的盆子,瓦罐就行,先用水泡发一天,再每天用清水冲洗两三遍,其它时间用锅盖盖着不见光就行。一般五、六天就能长成豆芽。炒菜吃也吃不多。每次都不敢做多豆芽,怕吃老了。
李三很快问到了不少家都想卖点各种杂粮,但是又都不多。年前若是能卖了钱,办点年货就更好了。
李三问好后着急让小东趁年前买了,过罢年的春上,青黄不接时期,人们可能不咋着急用钱,又不卖了呢!
李三在与爱青、付荣、爱荣仨好友商量,是不是吃罢早饭,每人带两饼子,他们几个就去找小东报信,让他快点来拉粮食。
几个小妮子叽叽喳喳躲在塘边草垛头,商量什么时候,咋跟家人说。或者就干脆不说干啥了,就告诉家人,几人一起去赶集,还听说城关镇有地方唱新的样板戏,他们想看看学学,可能晚点回来。
商量定了的仨小姑娘,站起来就拍拍身上的麦草秸,回家准备了。殊不知,他们几个的谈话讨论,全部被郭小翠听的一干二净。
郭小翠自从小东李三送走后,就一直关注着李三,尤其是他们几个小姑娘聚在一起时。郭小翠就想,他们也许就会谈论小东哥的事了。
果不其然,这次就被她听到了,这么重要的信息。听完重点内容,郭小翠就微微一笑,轻哼一声,转身从麦草垛后回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