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敌特一抓一个准 > 第118章 半夜地窖(5)

第118章 半夜地窖(5)(1/2)

目录

“好字,好字!”打开第二幅字。阎老扣感叹不已:“我见过这幅字的记载,这幅字是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平安帖》?”刘海中凑了上来:“不可能吧?”

“书中记载,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后世摹本),又名《告姜道帖》,绢本,最早见于北宋《绛帖》,后经《宣和书谱》着录。”

“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保留了前四行计41字。”

“该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着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盛赞该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足见其珍贵。”

阎埠贵娓娓道来:”这绢本虽不完整,但价值不菲!“

花成语都有一点佩服阎埠贵的学识了,这家伙,可比后世的一些所谓的伪专家、教授还要厉害一点啊。

不过,他依然没有看出来。

这绢本是做旧的,不是一搬的做旧,而是刚刚在几天内完成的,用的是旧纸,如果放在21世纪,可以卖个几十上百完没有问题。

“这个.....阎老师,这绢本能值多少钱?”秦淮茹颤抖的问道。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清楚价格,二三百吧,不过这些都是传家宝啊,秦淮茹,你可千万别卖了!”阎埠叮嘱道。

”不卖、不卖,放心吧!这不是我家快揭不开锅了,而许大茂又是院里最有钱的人家,我就想让点字画和他换点钱补贴家用而已。”秦淮茹楚楚可怜的模样,顿时把他搞破鞋的印象扭转了过来。

这一下,一张画,一张字,七八百块钱了。

要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年月,这东西能不能卖出去是个问题。

就像阎老师说的,好东西要碰到识货的人,但识货的人哪里去找?

收了第二张,秦淮茹又准备开第三张。

“淮茹!”贾张氏大喝一声。

“妈,怎么了?”秦淮茹转过头,

贾张氏小步的跑过去,小声的说道:“你这个丫头,财不露白懂不懂,这些都要留给棒梗,现在全露了,要是被人惦记上了怎么办,快点收起来拿回家去,我帮你收起来。”

“贾家嫂子,我们都听见了!放心吧,我们都是一个大院的,怎么会惦记你家的东西,再说还是淮茹的嫁妆,大家说是不是啊?“在场的,除了花成语,只有易中海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假货。

值两钱,但不多!

本来,这五件东西都是拿来吸引花成语的,老太太怕一件仿田黄三联玺不够份量,读书人嘛,总喜欢一些字画之类的。

有了这些,花成语一定会上钩。

一计不成,还有下一计嘛,他怎么可能让秦淮茹把东西收起来呢?

”是啊,是啊,贾家嫂子,让我们开开眼吧,毕竟好东西难得一见啊。“一旁边收破烂的李大爷双眼放光。

虽然他没有靠近,但听人讲得多,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宝贝。

”是啊,贾家嫂子,我们就看看,你们也让二大爷帮你鉴定鉴定,到底值多少钱。“

”值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阎埠贵摇了摇手:”我也是估计,况且这年头,大家刚吃饱饭,谁家有闲钱玩这东西,也就是看个响而已,我劝大家一句,不要去淘这个东西,能不能找到卖家先不说,万一被抓了,可是要直接吃花生米的。”

阎埠贵这样说,大家终于没有那么眼红了。

毕竟,这个年代,大家都在为吃饭而努力,这玩艺看似精贵,但不顶吃不顶喝的,想换成钱,哪有那么容易,搞不吃了花米就不划算了。

”妈,大家想看就看看吧!”秦淮茹打开了第三幅。

“哈哈,这是什么东西啊,跟鬼画符一样,一只小鸡在吃米?“傻柱哈哈大笑:”这不是会棒梗画的吧?“

”我说秦姐,你把棒梗的画收起来,以后是要笑话他一辈子嘛!“

这幅图大家都乐了,一只小鸡,

秦淮茹傻眼了,这真是棒梗画的,看这纸,这宽度,也不像啊?

”好了,大家别笑了,这是前前朝的乾隆皇帝的《小鸡吃米图》,乃玩笑之作,价值不高。“

花成语缓缓的说道。

”花处长,您认识?这画值多少钱?“秦淮茹问道。

”不值什么钱,唯一值钱的就是这宣纸和乾隆的印章,画本身不值钱,我估计也就十块八块的吧。“花成语淡淡的说道。

“才值这么点啊!”秦淮茹失望的点了点头。

这幅图,在后世名气极大,网上各种梗层出不穷,后世还上过拍卖会,卖了近三千万。

不过嘲讽乾隆的居多!现在么,送给别人别人都不一定要,何况这幅画还是假画,放在后世也是一文不值。

看着秦淮茹的样子,花成语真想吐她一脸口水,你拿友谊商店去试试,一定会被赶出来。

这个时代的友谊商店里的东西,全部是正品古董,专卖外国人的,国人买不到,只收外币,花成语去看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去了。

”还有最后两幅,一起打开吧!“刘海中就要上手。

”慢,一大爷,我看己来,万一你弄坏了怎么办?我也不好找你赔钱是不是?“秦淮茹挡下刘海中。

都是宝贝,不能给任何人碰,想不到啊,易大爷为了弄一个花处长,竟然下了这么大血本。

要不还是算了,这些画给自己多好啊,要不就从了易大爷?

他偷丛的看了易大爷一眼,只见易中海老神在在,面无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