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文娱:穿越后,国家队死死盯着我 > 第211章 剧场汇演(二) 戏中人

第211章 剧场汇演(二) 戏中人(2/2)

目录

你,用喜怒哀乐评析。

勾描点画,谁又为谁痴迷?

……”

这首《戏中人》,因朗格创作的歌词,很适合地球上黄悦《折子戏》的旋律及曲谱。所以洛凌将其改编为旋律和节奏更加简单,以歌手、三弦儿和二胡的自然音为主,使其更贴近民谣唱腔和风格,变得淳朴真实。

歌词方面,洛凌一共提出了六处改动的建议。

比如“勾描点画,谁又为谁痴迷”,朗格的原版是“轻墨重彩,只求为我痴迷”。

但正是这寥寥几处改动,便将朗格原版的创作灵感改为另一个故事。

另一个完整的故事。

以某个人为蓝本而创作的故事。

曾令梵,现在四十六岁,学艺、从艺已有42年,是炎夏戏曲协会的副会长之一,目前是炎夏京剧青中代第一人!曾获得54次戏曲金奖,仅次于他的恩师、前戏曲协会副会长、名满天下的“小鹊仙”官韧其。

身为老派京剧人,曾令梵自登台出师之后,便一直致力于京剧艺术的研究发展以及传承推广。和李芸相识相知相恋之后,便意识到了炎夏传统戏曲所存在的困境,此后便有意识向“系统”靠拢。

然而本就注重“传统”的曾令梵,和一群堪称“古旧”的前辈们,确实拿不出好办法来促进传统戏曲的发展。

也有人提出过:“传统”应该与时俱进,甚至还推出过全国范围内的戏曲选秀。

初衷是好的,但结果不甚理想。

真才实学,干不过“眼球经济”——十数年勤学苦练的“唱念舞武”,干不过纤细腰肢和嫩白大腿。

真正的戏曲人,到最后大多泯然众人。除少量不用为生存发愁的“爱好者”和“传承者”,其他人往往都改弦易辙,另寻生计了。

曾令梵每每念及,便痛心疾首。

其女曾嘉慧颇有天资,也仅限于技艺传承。

至于其他,额,拜拜吧您嘞。

不管过往怎样,无论现状几何,曾令梵人在戏中,戏在心里。

他一生为戏,戏为一生。

梨园之中,谁不尊一声“大师”,谁不赞其“戏痴”?

恐怕他自己都不清楚了,究竟是戏迷为他的技艺而痴迷,还是他为戏迷们的认可而痴迷,亦或者是为戏曲本身而痴迷。

他的妻子李芸,和他何其相像?

而此时,夫妻俩正一字一句地看着屏幕上的歌词,眼神迷离。

三弦,其声粗犷豪放。

二胡,其声饱满沉重。

这首《戏中人》的配乐极其简单,却恰恰诉尽了炎夏戏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老曾!”李芸轻轻开了口。

曾令梵仿佛照镜子般看着歌词,心里很不是滋味,听到李芸的呼唤,便转过头:“怎么了?表情这么奇怪?”

李芸表情既复杂又古怪地看了好几次洛凌:“嘉慧神神秘秘地给我说,她有可能发现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曾令梵顺着妻子的眼神望了过去,不禁皱了皱眉,自家的小棉袄要出手了吗?

“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李芸目光灼灼:“嘉慧说,那个写歌很厉害的思然,可能就是洛凌本人!”

“什么?!”曾令梵是“京剧超级达人”,原本五官就可以肆意乱飞,如今更是像换了张脸似的,“不会吧?一个人?!”

他是真的震惊了。

怎么可能?

如果曾嘉慧都能猜出来,没道理他能隐藏到现在吧?

李芸原本也是将信将疑,不过此时竟然逐渐认可:“嘉慧分我分析了好几条,你仔细想想……”

曾令梵呆住了。

或许,他之所以还“没被发现”,是因为所有人下意识的自我“反驳”。

没有人,可以强到这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呵呵,整个世界,都只是一场戏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