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次小小的争执,竟在五年后酿成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2/2)
人们都说侦查员既要有科学家的严谨和求实精神,又要有幻想家的浪漫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突然,一个奇特而又大胆的设想跳入了公安局政委的脑海:罪犯会不会是事先潜入杜家而后作案?但事先潜入是需要条件和时机的,那么谁又可能具备这些条件和机会呢?
沣润村特大杀人案引起了山西省公安厅的重视,案发不久他们也派出了最强的技术力量赶到现场。公安厅长是在下乡检查工作的途中接到案情报告的,当即决定改变行程,于16日上午直达现场。他要求省、地、县三级侦查人员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尽快破案。
调查访问与排查可疑人员的工作以沣润村为重点,认真而缜密地进行着。侦查人员不仅着眼于现实,而把眼光放得更远。
五年前的一桩小事引起了侦查人员们的注意和反复思考。
1981年杜金保家盖新房,因为地基曾与邻居王满屯有过一次争执。据当时的村干部反映,这件事很快就调解了,双方都很满意。村中不少人早就把这件事淡忘了。当时王满屯只有十九岁,难道他还记着这件事,难道他会因为这件区区小事而报复杀人?
许多人都认为不可能。
可“10·15”专案组侦查人员却没有简单地否定它,而是细心地在寻找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联。
王满屯时年已经24岁,上过几年小学。家中只有七十三岁的老父亲和聋哑母亲。从小无拘无束,心胸狭隘、任性放荡。王、杜两家只有一堵矮墙相隔,具有便利的作案条件。于是决定与王满屯正面接触,请他提供破案线索。
侦查人员本来是平心静气地和他谈话,而王满屯却显得很不耐烦。并且一口咬定说案发当天晚上他在菜园子里看菜,回家以后又与范正义聊天,再以后就睡觉了。关于隔壁杜家所发生的事情他什么也不知道。
侦查人员想,一堵矮墙相隔,六人被杀总会有响动。王满屯即便不是凶手,也应该知道一些情况。于是侦查员们又找到了范正义,请他证实王满屯所说情况的可靠程度。范正义是前几年从山东来到沣润村投亲的,不久就与王满屯结为挚友。当侦查人员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范正义刚刚从菜地偷菜回来,惊魂未定。谈话间闪烁其辞,态度很不诚实。只是说他自己14日晚上的活动,故意回避曾去过王满屯家。
范正义的“有意回避”引起了侦查员们的更大怀疑。经过长时间的询问和耐心的思想工作。范正义终于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发案的当天晚上,范正义去王家串门儿,王满屯却没在家。直到11点多钟,突然听见隔壁杜金保家的小孩有哭喊声。不多时,王满屯从外面回来了。进门后就嚷着肚子饿,一个人在火房里待了很长时间。而后又说天冷,到屋里找了一条绒裤穿上了。范正义一离开,王满屯就紧紧关上了大门。
据此,专案组认为王满屯嫌疑重大。于是决定立即突审。但王满屯依然守口如瓶,话出严谨。后侦查人员乘其不备,突然提起了五年前杜、王两家的地基纠纷。王满屯没料到侦查人员会提出这个问题,猝不及防,两条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但表现上仍故作镇静。
后来,他的腿越抖越厉害,竟抡起拳头在腿上猛捶,嘴里狠狠地嘟囔说:“抖什么,抖什么。”侦查员们就势进攻。王满屯终究经不住强大的政策攻心,不得不交代了报复杀人的罪行。
根据王满屯的交代,侦查人员从王家的院里粪堆中翻出了尚未烧尽的血衣碎片;从他家的自留地里挖出了作案凶器。
五年前一次小小的争执,竟在五年后酿成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然而有血衣、有凶器、有罪犯的口供和技术鉴定为证,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件为地基而发生争执的小事,杜金保早已忘却了。而狭隘、任性、愚昧的王满屯却把它做为一颗复仇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近年来,杜金保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而王满屯却怒火中烧。王满屯已是大龄青年,却连个对象都谈不成。他疑心是杜金保一家从中作梗。这样一来,报复的种子在他的心底就发芽、成长。
14日下午五时许,王满屯得知杜金保家中无人。便携带早已准备好的凶器,越墙进入了杜金保家,潜伏在西房床下。晚上11时许趁杜金保一家人都睡熟了,他便下了毒手。然后又越墙逃离现场回家。不料范正义还在他的家中,所以便以吃馍为由到火房更换了血衣。范正义走后急忙紧关大门,烧毁血衣,掩埋灰烬,藏好了凶器。
骇人听闻的惨案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真相大白。人们不会忘记侦查员们的汗水和功绩。而惨案本身又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