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军粮不翼飞,北伐又搁浅(2/2)
郭璞一看司马睿都把话递到嘴边了,焉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连忙说道,
“大王,臣以为,淳于伯不过一小吏,就算他的罪过处罚不够公允,又何至于引动天罚。况且大王之英明,使得江南祥瑞遍地,中兴之象频现……”
“哎,郭神仙,不要说这些宽慰的话了,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刘卿,你看这样可好?既然你觉得这个淳于伯死得冤枉,不如拿我的命去抵他的命可好?”
司马睿说完就要自己去撞柱子,众人赶紧抱腰得抱腰,抱腿得抱腿。
一番劝慰才把司马睿劝回座位,
“茂弘、大连,你们二位都是我的左膀右臂,眼下胡奴势强,半壁江山陷入其手,正是我君臣勠力同心之时,切不可因小失大,这样怎么对得起武帝开创的基业?”
刘隗见司马睿决定不再深挖,也只好又问了一个能下得了台阶的问题,
“眼下的军粮被淳于伯倒卖一空,那北伐之事,是不是要从长计议?”
司马睿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也是上天的意思。也罢,江南各州的百姓也是频遭战事,已经是勉强度日,如果再强行征粮,恐怕会引起民变。北伐之事,就暂且停一停吧,如果还有余粮的话,就给南中郎将王含和豫州刺史祖逖去运送一些,免得让他们受苦又受饿。”
司马睿说完这一段话,就把群臣都驱散,只留下司马绍还在殿上。
“阿绍,为父是该佩服你的胆色,还是害怕你的野心哪?”
司马绍笑了笑说道,
“这不正是父王心中所想哪?难道父王把督粮重任,交给这么一个小吏,不就是希望他搞砸了,好有借口停下北伐的事情,来操办登基的事情嘛?”
司马睿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得还真对,为父把那天你们兄弟俩胁迫我的事情漏出一点风去,郑家果然就贴了过来,甚至连东海王府也动了起来。”
“父王,或许这是好事?”
“为父真怕郑阿春脑子一热,在长干寺,把你乱箭射死。”
“不会的,郑妃的孩子还没有落地,她就算有那个想法,也不会现在就动手,现在要是动手,不就便宜了别人嘛?”
“你倒是想出这个好计策,让所有人都以为咱们父子失和,这样咱们父子就能操控着他们双方相互争斗,他们死伤后就会空出位置来,也能安排咱们父子自己的亲信。”
“这次有个额外的收获,东海王府得到了大将军王敦的暗中支持。”
“哦?这你是怎么知道的?阿冲也才五六岁吧?什么时候他也搅进来了?”
“长干寺,一直就是王敦大将军和东海王府的联络地,刘隗带人占领了那里,东海王府就急了,才会去找我,找我没得到想要的,才会和郑家联合起来对付我。”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刘隗也是想通过长干寺,和大将军王敦建立联系喽?”
“恐怕是这样的,儿臣甚至怀疑,那些所谓的贩卖军粮所得的金银,甚至不是长干寺的香火钱,而是刘隗故意借着修葺寺庙的机会,给大将军王敦的见面礼。”
“有道理,咱们父子这边刚刚不和,建康城的牛鬼蛇神就跳出来了,你看现在咱们还能依靠谁?”
“儿臣看来,还是得依靠王家,一来是这么多年的交情,二来是本身也是王家的势力最强,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可不能让王家只占便宜不吃亏。”
“你有什么想法?”
“不是儿臣,是东海王世子。”
“你说阿冲,他和你说什么了?”
“他和儿臣来要官做。”
“和你要官?他不是应该来找为父嘛?再说他都是东海王世子了,比阿裒还在前面了,还要什么官?难道他想替了你的位置不成?”
“阿冲这话,反倒启发了儿臣,不单单是阿冲,江南的所有官员都想更进一步哪,谁想一直当丞相府的幕僚。”
“你说的是,近几天劝进的人更多了。”
“儿臣还有个好消息,刘琨也把他外甥温峤派了过来,今天这金银就是他找到的,他还带着刘琨等人的劝进信来。”
“这么说,朕是众望所归了?”
“儿臣却觉得,父王可以缓一步,先不急着登基。”
“哦?你这话什么意思?刚才不是你说大家都来劝进嘛?”
“父王请想,如果是一步登基称帝,那是不是太子之位就定下来了?那咱们父子相仇的戏,还怎么演下去?”
“那依你看怎么办?”
“儿臣以为,父王可以先缓一缓,先称晋王,反正咱们老祖宗都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我虽然是晋王太子,但可以把阿裒晋封成琅琊王,把阿冲晋为东海王,这样一来,不就坐实了咱们父子不和的事情,另外父亲还可以请郭璞葛洪这些人,多给阿裒阿冲算算卦。”
“这样啊,计策倒是不错,但是不是对阿裒阿冲太残忍了?”
“父王,儿臣也不像这样,难道父王就能看着咱们世世代代受制于王家吗?”
“哎,就按你说的办吧。朕也累了,你先回去吧。”
司马绍离了王宫,没有回到世子府,而是又去了王悦的书房。
司马绍当头就一问,
“长豫,你瞒着我做了好大事,那些仓库中的粮草都去了哪里?”
“什么粮草?不是今天已经宣判了嘛?都被贩卖到北方了。”
“你和我说实话。”
“确实是送到了北方,你别急,不是和石勒做交易,是送给郗鉴这些还在抵抗胡奴的流民帅。”
“这样的话,那些银两又是怎么来的?”
“你不是已经猜到了嘛?”
“你怎么知道我猜到了?”
“你先问的粮草,后问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