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韩非之名秦王知(1/2)
道是什么?
道德经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后世三苏之一的苏辙在自己的老子解中提及过:
莫非道也,而可道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也。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礼、智亦然。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道不可道,而况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则圆、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可以言说而无法概括全面的不是道,只有无法言说的,才具备抽象、普遍、本质的性质。现在我们说的仁、义、礼、智,就是大道里面可以拿来讲明白的一小部分。但是仁和义不同,礼和智也不同,仁或义它们个别的道是不能说明其他事物的,所以不是抽象、普遍、本质的大道。
大道无法言说,它体现在仁中就是仁,体现在义中就是义,礼和智也是这样。像仁、义、礼、智这些都是具体的、表面的概念,而道是永恒不变的,道无法被言说、无法被辨识也无法被影响,所以保持了永恒不变的状态。
道是不可言说的,当然更不可能给它定下名字了。有名字的都是可以言说的具体事物。区别于他物的名字既然有了,那么它圆、方、曲、直的特性也就与其他事物有区别,当然就是具体、个别的了。
自其无名,形而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矣;自其有名,播而为万物,万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于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于徼而不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留于妙而不知其徼,则精而不变矣。
自从无名的混沌有了形态而成为天地,天地就各就其位,开始具备了可以被命名的性质。
自从天地有了名字,它们分化为万物,万物发展变化,名字数不胜数,无法全部记下来。
无名的是道的本体,有名的是道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圣人自身与大道相合而为天下发挥作用、影响,在众多的人与物中而忽视自己,体察构成事物的微小物质的变化;了解了没有形态的道却仍然关注着具体的事物,是来观察它们之间的界限、区别。
如果只知区别而不了解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无形的规律、精微,则粗陋而不透彻;停留在精微物质的识见而不知道具体事物之间的界限,是虽精深而不知变通。
在乔松的粗浅理解中,道就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人们对世界认知的总结。
是以,道造就天地,存乎于天地。
图书馆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的见解。如何将别人的见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才叫做学习。
每次听赤松子大师讲道,再辅助以后人的见解,都会让乔松对这世间万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道的理解也不再流于表面。
这样的学习,不仅更进一步磨练了自己的心性,对于自己的行事风格也有了些影响。
可惜的是,赤松子大师每次讲道只有一日到三日不等,每次只有一到两个时辰。结束了今日的讲道,赤松子大师就告辞离开了。
乔松又向一脸迷糊的祖母讲解一番,也算是温故而知新。
离开甘泉宫,前往章台宫。
虽然时间有些晚了,但父王那里还得去一趟。
到了章台宫,走上长长的阶梯行至大殿门口,却听到了内里一阵乐曲之音。仔细辨别,其所用乐器与现今的多有不同,曲调苍凉而古老,听起来仿佛来自时间的源头。
乔松皱了皱眉,招了招手。
很快,一个小宦官就跑了过来。
“里面干什么呢?”
“回公子,是国师大人在向上苍祷告,举行占卜。”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占卜一道,自古有之。比如那位商朝的占卜达人,老婆有个头疼脑热都得刻在骨头上烧裂了询问一下上苍,看看老婆啥时候能好。在这个时代,占卜之道同样盛行。
只不过……国师……
乔松想起了记忆中那一抹仿佛始终笼罩在迷雾中的魅影。
月神吗?
阴阳家是合纵破灭之后半年入秦的,当时他们预言了一场发生在陇西的干旱,从而受到了父王的礼遇,逐步受到重用,最终被授予国师高位。
后来,乔松和月神相遇过几次,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错觉,他总觉得月神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
说起来也很奇怪,月神一向从不睁开眼睛,可乔松总有种她在看自己的感觉。
想了想,乔松从侧门步入了大殿之中。
门口的禁军认出了他的身份,也没有阻拦,而是任由他就这么旁若无人的闯了进去。
很快,乔松就进入了大殿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