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农税为主(1/2)
叶轩墨一听杨朝顿的自我介绍后,他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笑容,杨朝顿的名字他也听过。
曾经的探花郎,放弃礼部右侍郎,主动请命任国子监祭酒,辞官后在万松书院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山长,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大儒。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名报恩寺,后改为万松书院,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聚之地,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便是发生于此。
这位也算是教书育人的一代名人,对待他的态度自然要谦卑,毕竟尊老爱幼是华夏的传统美德,自己可不能授人以柄。
“顿老先生,您叫在下轩墨,或者小墨就行,在下在您面前可不敢称大人啊。”
杨朝顿听到叶轩墨这诚恳的回答,他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随后他微微颔首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托大叫你一句轩墨了。”
“其实老夫仰慕轩墨已久啊,自轩墨所创的仁治拼音法传至宁波之日起,老夫就在想,有生之年可有机会与轩墨相见?”
说到这里,杨朝顿的表情就变得更加的高兴了。
“哈哈,没想到才过了这么几个月,老夫的愿望就实现了,对了,深夜到访,还要请轩墨勿怪。”
叶轩墨瞧见杨朝顿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的神情,他也明白了杨朝顿的来意,便一脸微笑的回答道。
“顿老先生能到访寒舍,令寒舍蓬荜生辉,晚辈怎可能怪罪顿老先生。”
叶轩墨的这番话,让杨朝顿很是受用,其他人夸他,他不在乎,但是叶轩墨的话他很在乎。
随后,叶轩墨便热情的与杨朝顿交流一番。
与杨朝顿畅聊一番后,叶轩墨也感觉自己收获到了很多,人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倒也不错。
“轩墨,你这拼音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叶轩墨听到杨朝顿这夸赞的话语,这种事情他可不敢认啊,要是传出去,那可就完蛋了,随后他便赶紧摆手否认道。
“不敢当,顿老先生教书育人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杨朝顿瞧见叶轩墨这般模样,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不过他也不生气,毕竟二人今晚还是第一次相见。
而且自己刚刚太兴奋了,都有些口不择言了,刚刚自己的话确实不像是夸奖,倒像是有些捧杀他的意思了。
“确实是老夫措辞有误,还请轩墨勿要怪罪。”
叶轩墨瞧见杨朝顿的脸上真的露出一丝歉意后,他就开始放松警惕,眼前这位老先生好像就真是来找自己聊天的,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来找麻烦的。
“顿老先生,您说笑了,晚辈怎么可能怪罪您呢?”
杨朝顿又与叶轩墨交流一阵后,他眼神严肃的看向叶轩墨。
叶轩墨感受到杨朝顿的情绪变化后,他瞬间打起精神来,他猜测应该是要进入主题了。
“轩墨,我猜你创的拼音法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吧?你这拼音法之后应该还有其它的作品吧?”
杨朝顿此言一出,叶轩墨的情绪就稍稍波动了一下,确实如此,拼音若是能与字典搭配,那自然是极好的。
可是自己推行一个拼音法都有杀身之祸,若是又推行一个字典,那这些人晚上还睡得着觉吗?到时候他们不杀自己,就真的能够安心吗?
所以,这种事情叶轩墨并不着急,慢慢来呗,反正自己还年轻,有时间熬死这些老家伙。
至于现在,自己也还不清楚眼前这位是敌是友,刚刚那些话是不是误导自己,是不是想博取自己的信任,然后再来套自己的话?
“顿老先生,您说对了一点,仁治拼音法是苍天认可陛下,认为陛下是一代明君,故而赐下秘法,此为天赐之物,自然不简单。”
“至于有没有后续,全凭天意,在下也不清楚。”
反正这段时间叶轩墨也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就要用什么时候的思想,既然是封建时期,那自己何不加以利用,都说自己是文魁下凡,那自己就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杨朝顿对叶轩墨的话自然是不相信的,可是他也不打算拆穿他,便顺着他的意思说了下去。
“确实,如今陛下实乃雄主圣君也。”
又与叶轩墨闲聊一阵后,杨朝顿便与叶轩墨聊到了海运一事。
“老夫听外界传闻,都说轩墨手持陛下密旨,欲重开市舶司衙门,真有此事?”
叶轩墨一听杨朝顿问起这话,他便赶紧将手中的茶杯放下,一脸微笑着摇头答复道。
“顿老先生,此等谣传怎么能信呢?”
叶轩墨这般模样自然是不可能瞒着他这种人精,他也不打算与叶轩墨兜圈子了,直接看向叶轩墨开口道。
“轩墨,你不用瞒着我,市舶司衙门是肯定要重开的,我见证过市舶司衙门的辉煌,我更清楚海关关税的重要性要远超农税。”
“只要能够收取大量关税,那等国库充盈后,陛下便能减轻农税,能够让我大周的百姓有一丝喘息之机。”
叶轩墨听到杨朝顿的这番话,他看向杨朝顿的眼神就发生了变化。
大周以农税为主商税为辅,原因是太祖当初打下天下后,他为了恢复商业,宣布对大部分的商业免税,即使是不免税的,征收的商税也很轻。
在太祖时期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可这种政策放在现在是绝对不行的,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
就比如太祖年间的一户普通百姓一年或许只要缴税一到二两的税。
可到了现在,随着举人之家,进士之家的增多,这天下不用缴税的田地多了,他们的佃户多了,那剩下的普通的农户自然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农户虽然减少了,但是大周的税收是不可能少的,要不然边军的粮饷,长江,黄河修建堤岸的钱哪里来?
所以剩下的这些普通农户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现在一户普通农家一年要缴纳大概四到六两的税。
也就是到了如今,一户农家要承担大周开国时期三户农家的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