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1…(2/2)
“先生尽管放心,某等必于半月之内,为主公攻下太原、雁门二郡!”
一旁的阎柔听得热血沸腾,此刻忍不住抱拳请战。
“文和先生,文和先生!仆亦可战!”
贾诩抚着花白的须髯,哑然失笑。
“阎君而今对阵故主,莫非不怕天下人耻笑?”
阎柔“嘿”了一声,朗声对贾诩道。
“文和先生忒也小觑于某!某为朝廷收复并州,何惧天下人耻笑之有?”
贾诩含笑颔首。
“难得阎君怀此报国之心,也罢,君便随儁乂将军同行,待我卫府大军攻至雁门郡时,还望君及时安抚诸胡人,勿使卫府大军陷入胡人重围之中!君可否办妥乎?”
阎柔将胸脯拍得“咚咚”作响。
“文和先生尽管放心,仆必倾尽全力!”
贾诩再次颔首:“甚善!”
言罢,其人又一次向一众猛将躬身行礼。
“如此,便请诸位将军出征!”
众人齐声高呼:“半月之内,誓收并州!”
就在壶关内外群情激昂之时,冀州魏郡内黄城中的县衙之内,此刻气氛颇为肃然。
驻守于此的颜良,正接见两名神秘来客。
这两人在亮出赵旻的信物、赵大娘专用玉匠打磨之玉玦(带缺口之玉璧、其形比为亡者陪葬之玉珏要大一圈)之后,颜良便亲自将此二人接进书房。
“二位校事既至此,想必有紧急情报送达?”
一向有些没正形的颜
良,此刻却毫不废话、单刀直入。
那二人忙不迭深施一礼。
“回前将军,邺城大将军府虽门户大开、每日进出之士人络绎不绝,然则…
某二人已有数日未见袁绍露面,兼且…其府内暗中弃于城外荒野、并深掩土中之上党人参药渣日益增多,是以,某等以为,袁绍或将离世。”
颜良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蹙起。
“你二人请起!”
其人自初平元年(西历190年)至官渡之战后,追随袁绍长达十年之久,且颇受袁绍敬重,所以,颜良不可能不因此而生悲。
颜良长叹一声、负手而立、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颜良方才再次开口。
“你二人可知,袁公立何人为嗣子?”
实话实说,颜良根本没指望,这两名卞夫人的心腹、也就是两名中书典校事郎能够打探出如此隐秘之事。
然而,出乎颜良预料的是…
“禀前将军,据某等之耳目称,河南、河北士人,每日辩论不休,直至近几日方才有所收敛。
然则…河北、河南士人路遇而不言。是故,某等皆以为,袁绍仍未立嗣子。”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两家的亲善关系。
考虑到曹操是庶出(字孟德,孟为庶长),且起兵之初(189)未曾返回沛国老家,而是直接赴陈留投奔故交张邈(见《武帝纪》),可知曹氏父子之间,也未必十分亲密。曹嵩在琅琊,既然是国王的座上宾,过得无疑更加舒适快活。
然而初平四年(193)刘容去世,导致曹嵩突然失去庇护,因此不得不向西投奔曹操。
是岁(初平四年),琅邪王(刘)容薨。--《后汉书献帝纪》
这也导致了后续一系列冲突事件。
泰山太守应劭,是曹嵩事件中的另一位关键人物。
应劭属于袁绍-曹操联军,本奉命在泰山郡界迎接曹嵩,护送其西入鄄城与曹操团聚。
考虑到兖州泰山(应劭辖区)与徐州琅琊(曹嵩出发地)接壤,这本是一桩小事。不料曹嵩性贪,辎重百乘,行动速度过慢,陶谦与张闿又突然下场搅局,最终竟酿成血案。
应劭在曹嵩死后,做了一个很怪异的举动,就是亡归袁绍。
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泰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杀之于郡界。(应)劭畏(曹)操诛,弃(泰山)郡奔冀州牧袁绍。--《后汉书应劭传》
彼时应劭的具体想法,已经不得而知。不过看曹操平定河北(205)后,还耿耿于怀、欲找应劭算旧账的记载,可知应劭一直处在袁绍的保护下。
(应)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世语》
按曹操、应劭二人同处袁绍阵营,可知应劭大概寄希望于(盟主)袁绍从中斡旋,庇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毕竟应劭仅仅是护送不力,并非杀人元凶,故此事也便暂时搁置。
随着应劭死于河北,后续也便不见记载了。
除应劭之外,杀害曹嵩的元凶张闿,也做了一个怪异举动。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