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天高风云淡,只怕肯登攀7(1/2)
而沮授心中的答案,正是苟哥赵旻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一是苟哥“奉主上以从民望”,如此一来,苟哥不但牢牢占据道德制高点,而且可以名正言顺地借天子诏书,大封特封天下英才。
这一点,确保了苟哥可以如历史上的曹操一般,成为朝廷的代言人,从而以顺讨逆、师出有名、广招贤才。
诸君万万不可轻视这一点!
历史上曹老板之所以能在建安元年(196)之后,以近乎于坐火箭的速度崛起,靠的就是这一点!
在汉末的社会环境下,军阀单靠武力无法实现长久的统治,必须与士大夫合作。董卓集团的下场就是明证!
陶谦、公孙瓒、孔融、孙策的例子同样是明证!
以是故,初平年间(190-193)的曹操无论如何,都必须投入袁绍麾下,惟其如此,曹操方可暗中积蓄实力。
甚至于,至建安末期(214-220),原本奉行法家术、势之曹操,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与士大夫深度合作。因为曹操要想篡位,就必须拉拢士大夫。
这就是颖川士人陈群“九品官人法”诞生的最基本原因。
在官渡之战中猥琐起家的赵旻,为何能如此顺利接收曹操的几乎全部遗产?
原因同样在于此!
官渡之战战局最为胶着、僵持之时,赵旻派满宠赴华阴接触杨彪,又派陈矫赴许都接触颖川士人,主要目的就是与士大夫深度合作。
以此为基础,赵旻方才得以实现“奉主上以从民望”这一究极状态。
二是苟哥在官渡之战时狐假虎威,抄了曹操后路。又偷了曹操水晶,迅速占据了徐州、豫州、司隶这些中原富饶之地。
简而言之,苟哥在官渡之战中快速布局,并最终取曹操而代之。
三是苟哥不惜投入海量资源,安置流民、并鼓励大地主们垦荒屯田,借此良机,苟哥既准确清点了大地主们的田亩,又得以顺利实施摊丁入亩之策。
在农耕社会,人力是一切的基础,农业不但是经济基础、而且还是发展工商业的前提。
最后,赵旻最关键的一着,是兴建工坊、发展商业,依靠工商业聚敛财富。
而这一点,才是赵旻得以迅速重建、恢复汉末乱世经济,并使流民安居乐业的秘密武器。
随着汉末动乱,人口锐减,大量都邑荒芜废弃。
即使是洛阳、长安这样的百年帝都,也在初平(190-193)、兴平(194-195)年间相继遭到毁坏。
大汉东西二京尚且如此,冀州治所邺城、南阳郡治宛城可想而知。
区别在于,邺城是被黄巾贼所毁,而宛城则是被袁术所毁。
黄巾贼破坏城郭不难理解,城邑之内豪强大户众多,黄巾贼烧杀劫掠一番后,势必将毁坏城郭。
至于袁术毁坏宛城…同样不难理解。
袁术在南阳统治期间(190-193),不修德政,专事聚敛,搞得民怨沸腾,人畜流离。
《后汉书》记载,袁术入南阳之初,户口尚有百万,结果袁术“专以抄掠为资,百姓患之”。
初,(袁)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
摘自《后汉书之袁术传》
袁术离开南阳之后(193),关中军阀张济曾因饥荒出走荆州(195),在南阳劫掠,结果竟然一无所获。张济无奈,被逼攻城,战死。
张济饥饿,出至南阳,攻穰,战死。
摘自《后汉书之董卓传》
赤壁之战(208)以后,庞统曾无奈地表示:“荆州已经荒残,不是能够长久居住的地方。”
(庞)统说(刘)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摘自《九州春秋》
长江以南,彼时受到的兵祸波及相对小,可知庞统所言,主要指江北的南阳。
刘备之前驻防的新野县,便隶属南阳(后划入义阳)。
(刘)表自郊迎(刘备),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摘自《蜀书之先主传》
历史上,南阳的荒残,直到曹魏黄初年间(220-226)都没有缓解。
黄初三年(222)曹丕车驾南巡,在宛县(南阳郡郡治)停驻,结果发现“市不丰乐”,因此处死了南阳太守杨俊。
黄初三年,车驾至宛,(曹丕)以市不丰乐,发怒收(杨)俊。
摘自《魏书之杨俊传》
虽然杨俊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党附曹植(见《杨俊传》),但南阳的荒残问题,也确实让曹丕找到了借口。
南阳曾是天下第一大郡(见《后汉书郡国志》),结果在袁术的抄掠之下,成了一片人间焦土,数十年都难以恢复。
上述之事充分证明两点:
一是袁术性如豺狼,其人贪婪残暴如此;
二是在汉末乱世之中,城邑一旦被毁,再想恢复便难上加难。
所以,汉末学者、曾游学四方的仲长统才会说“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
以及今日,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于亡新(王莽之乱)之时也。
摘自《后汉书之仲长统传》
由是推之,赵旻之所以能够快速恢复城邑元气,主要是因为其人将发展工商业、安置流民、鼓励屯田与大搞建设相结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