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逢君多苦劝,落子弈棋盘5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逢君多苦劝,落子弈棋盘5(2/2)

目录

(曹操)年2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武帝纪》

王粲写《英雄记》,是时人写时事儿,可信度几乎是诸材料中最高的。

刘备(161)与曹操(155)相差6岁。

刘备十5岁赴洛阳游学时,曹操刚好21岁,任洛阳北部尉。

两方材料的时间记载完全吻合。

而刘备与曹操的来往线索,虽然书无明载,也可大致推断。即:

刘备祖父(刘雄)曾在东郡为官,而曹操之后亦曾被征为东郡太守(未赴任)。

久之,徵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武帝纪》

两汉时期,平民百姓人家,不可能负担得起去帝国首都游学的学费、旅费和食宿费。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地方豪强身份,于西汉末期赴长安游学。

刘秀是什么家庭条件呢?

地痞流氓杀了人,躲进刘秀家里,官府都不敢上门。

呵呵,刘秀出身贫苦人家的那些小学生,是如何得出“贫苦”结论的。

这是刘秀姐姐、东汉湖阳公主【刘黄】亲口所说。

(湖阳公)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主匿死,吏不敢至门。”--《后汉书卷7十7》

注:文叔,即刘秀的字。

刘备如是穷困贫贱的织席贩履之徒,岂能负担得起洛阳的游学费用?

结合当时的生产力与时代背景,刘备游学洛阳,比今天索马里人留学美国更加困难。

刘备在帝国首都游学,还师从名儒卢植,想必学富5车吧?

很遗憾,刘备是个学渣。

他在洛阳不好好念书,天天斗鸡走马,不务正业。

用现在的话说,刘备梳着阿飞头,披着奇装异服,开着保时捷,尽情游乐人生。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蜀书2》

刘备求学阶段,受同学兼老乡【公孙瓒】影响较大。

公孙瓒也是个失意官僚子弟。

幽州辽西公孙家族,比幽州涿郡刘备家族情况略好1些。

公孙瓒父祖都是2千石高官,妥妥的省部级高官。

只不过公孙瓒因生母卑贱,故不得志。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2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后汉书卷7十3》

两个不得志的豪门失势子弟,迅速厮混在1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和刘备1样,公孙瓒也是个学渣。

公孙瓒的学术水平是:略见书传。

即粗通文墨,刚刚脱盲。

他与当年的刘秀差不多。

刘秀的文化水平是:略通大义。

王莽天凤中,(刘秀)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后汉书光武帝纪》

刘备的文化程度、比公孙瓒更差:不甚乐读书。

毫无疑问,刘备在洛阳的游学经历(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就是1个落魄远支宗室子弟的“流氓成长史”。

洛阳虽好,终非久恋之地。

盘缠是有限的,用光了就得回家了。刘备虽然学无所成,总算粗识几个大字、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回了涿县老家的刘备,此时应已成年(即2十岁弱冠)。

成了男子汉,就得自谋生路了。

个人奋斗,总归是有限的;因为还要考虑时代的进程。

灵帝朝腐朽衰败,流民遍地。刘备回想起在洛阳认识的哥们儿曹操,人家老爹是太尉,尚且仕途不顺;自己1介远房宗室,身无1技之长,又不学无术,靠什么吃饭?难道继续编织牦牛尾巴,开刘氏连锁店?

启动资金早被自己在洛阳挥霍1空,钱从哪儿来?

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此时的刘备,再不是当年背井离乡的天真少年。

洛阳游学数载,见惯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交结了公孙瓒、曹操这样的权贵朋友,刘备的心,已经野了。

桓灵时代,地方秩序崩毁,邪教蔓延、流贼丛生;此时离黄巾之乱爆发,还剩不足3年。

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许多地区自发成立、或雇佣流民武装,类似后世的团练。这玩意儿在东汉叫“郡贼”;在民国时叫“保安团”,指靠出卖武力,收取保护费的土匪集团。

这种组织有个学术上的专有名词:“坐寇”。

即扎根特定地区,对治下百姓人户进行管理统治的组织。与“流寇”相对。

因为“坐寇”要长期生存,所以对地方的压迫程度有限。保证了既能从当地百姓头上收钱,税率又不至于吓跑当地百姓。故“坐寇”的实质,就是“灰色政府”的雏形。

经济学家小奥尔森(ancurolnjr)曾提出过1个著名论断,即:

政权的建立,起源于“流寇”向“坐寇”的转化。

刘备在涿县老家,打着自己“洛阳游学生”的名号,类似《围城》的方鸿渐,靠着当时信息不灵、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大环境,招募徒众,组建了私人武装集团…俗称地方黑恶势力。

关羽和张飞,就是此时加入刘记黑帮的。

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蜀书6》

为之御侮。

按先主传时间线,此时黄巾之乱(184)尚未爆发。“御侮”。抵御谁的外侮?

抵御幽州涿郡“其他黑帮”的外侮。

关羽、张飞,有点儿类似铁牛儿在宋江身边的角色定位。刘备出去和其他老大谈判,关张则腰怀利刃;大哥给个眼色,关张就拔刀相向,血腥火并。

关张之胆色、武艺,就是靠早期在涿县跟着刘备砍人时练出来的。

《华阳国志》对刘备集团的性质、以及关张的角色定位,解释得更为清晰。

河东关羽云长、同郡张飞益德,并以壮烈为(先主)御侮。--《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比《3国志》多了“壮烈”2字。

什么是壮烈?

东汉语境下,年轻后生敢杀人就是壮烈。

泰山臧霸,其父臧戒贪赃枉法,被拉去枪毙。霸时年十8,领流氓地痞劫法场,杀人亡命。

史书称之曰:壮。

霸年十8,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魏书十8》

谯沛夏侯惇,其师受辱。惇时年十4,拔刀斩之,亡命天涯。

史书称之曰:烈。

(惇)年十4,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魏书9》

关羽、张飞以“壮烈”为刘备御侮。写得再明白不过了。

关羽登场是啥身份?

他是国家级通缉要犯,在老家山西(司隶校尉河东郡解县,即今运城市)犯了人命官司,逃到涿县避难。

为掩人耳目,其人连自己的字都改了:本字“长生”,改字“云长”。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蜀书6》

凭这种黑道资历,关羽毫无疑问地成了“刘记黑帮”的头号打手。

刘备老乡张飞,也是个不安分的流氓青年。

他非常羡慕关羽,遂拜羽为兄,专心练胆儿、钻研打架斗殴经验。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蜀书6》

有了关张辅佐,刘备场子开得越来越大,帮众越来越多,流氓无赖纷纷拜帖入伙,刘氏集团的名声传遍十里8乡。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蜀书2》

注意:豪侠,即武装头目。

年少、即少年,恶少年,轻薄少年;

也就是流氓无赖之意。

刘备刘帮主,那是有传销潜质的。

每日帮众云集(稠人广坐),专心聆听大哥刘备画饼传道;关羽、张飞则终日侍立刘备身旁,手按刀柄,怒目圆睁,替大哥壮声势。

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书6》

刘记黑帮,头目是识文断字、曾在帝国首都游学的“高知分子”…

其人麾下延揽了“连环杀手”关羽,以及(据说是)“屠户出身、胆大心狠”的张飞。

涿县3巨头,就此诞生。

黑帮,是秩序崩溃后的特殊产物,无法长期生存。常见结局是被朝廷招安(梁山)或剿灭(田虎、方腊)。

刘备在扫平当地大小帮派之后,逐渐成长为1支颇有影响力的坐寇集团,活动范围大约以老家涿县为中心。

帮派做大了,刘备就想上岸,结束自己的黑道身份。

通俗来说,我们的刘备刘帮主想做个好人,关键是他不但有的选,还真有各路贵人愿扶持他洗白!

所以,刘备是凭军功上岸的。

在此要特别纠正1个误区,即《3国志-先主传》与《华阳国志》反复强调的:所谓“刘备靠镇压黄巾军发家”。

陈寿写得还算隐晦,没提具体时间,只说“光和末、黄巾起”;

常璩则拾人牙慧、自作聪明,煞有介事地补上了讨贼时间(中平元年)、又说先主时年2十4岁,可笑至极。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蜀书2》

时先主年2十4岁。--《华阳国志》

刘备确实是凭军功洗白的,但与“镇压黄巾”无关。

因为黄巾主力的活动范围、根本不在幽州。

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兗、豫8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3十6方。方犹将军号也。--《后汉书卷7十1》

黄巾3十6方中,主力集中在巨鹿(冀州)、颍川(豫州)、南阳(荆州)。

幽州黄巾并非主力。

且中平元年(184)刘备仅2十3岁,其帮派势力尚未强壮,岂有余力讨伐黄巾各方?

大方万余人,小方67千,各立渠帅。--《后汉书卷7十1》

太平青领军,1个大方万余人,1个小方67千,天下3十6方。

往少了说也得2十万人。

刘备此时混黑道才几年啊?

他1个县级黑老大,手底下可战之兵才多少?

中平元年挑战黄巾,他不要命了?

刘备确实是凭军功洗白上岸的,但并非镇压黄巾,而是镇压“2张之乱”。

刘备集团转型的关键,就是命中贵人:

中山马商苏双、张世平。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