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凝脂赛霜雪,英雄心意决1(2/2)
荀彧长叹1声。
其人对刘协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赵旻抱拳:“叔父大人,旻已尽诛刺客,今欲发檄文讨伐韩遂!”
阎行的首级,此刻已高悬于许都城门,荀彧已听说阎行之所为。
是以,荀彧再次叹息后颔首道。
“阿旻,许都已无余粮。”
赵旻指向宫城方向。
“叔父大人,以诸侯之厚礼易粮充军资即可,旻已将其尽收于北军军营。今岁荆州、江东丰收,刘景升、孙伯符皆府库充盈。”
诸侯送给赵旻的财帛,赵旻已下令送至北军军营;至于刘协的…
那还用说?
荀彧对此不置1辞,只淡淡道:“阿旻,已至午时,随某用饭。”
刘协没捂热的财帛被夺走;近侍宦官又被颜良、满宠1人拖走1个砍了头,心中悲愤至极。
其人失魂落魄地行进百子坊…
只见伏皇后正在门口等待着自己。
“梓童何以在此?”
【作者题外话】:赵旻的无双…便如此被伏寿化解于无形。
伏完、刘艾2人是1伙儿的,当然,此时他们已经投靠了赵旻。
咱们简单说1说胡须之事。
昔日十常侍祸乱宫廷,袁绍、袁术兄弟领兵入宫禁大4杀戮,嘴巴上没胡须的官吏和郎中(侍卫)全部被杀。
甚至,他们逼得很多人当众脱裤子,证明自己确实是“完整男人”才得幸免,斯文扫地。
(袁)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2千馀人。--《3国志魏书6》
汉末3国时代,诸侯形象如类似阉人,是什么下场呢?
就是被下克上、直接软禁甚至杀害。
初,(公孙恭)恭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太和2年,(公孙)渊胁夺恭位。--《魏书8》
脸上没了毛,就“劣弱不能治国”了,侄子就敢明抢叔叔的权位。
这就是东汉末期对形象的重视程度。
都说现在颜值党横行,其实汉末颜值党更是4虐,只不过审美标准有变化。
现在男生女相,叫明星鲜肉;
汉末男生女相,只能被胁夺权位(公孙渊废其叔父),甚至直接无少长皆戮之(袁绍诛阉官)。
当然,在魏晋…男生女相又成了美。魏晋脂粉气之浓,可见1斑。
所以,赵旻必须随大流,不能不蓄须。
建安5年(西历200年)的韩遂,实力尚未起飞。
韩遂实力大增,是其人收了杨秋、程银、梁兴、马玩……等小诸侯、屯田78年后。也就是西历210年左右。
如今的韩遂,尚且不如马腾,哪里比不上张燕?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咱们聊1下张鲁所谓的“财产公有”。
汉中政权“财产公有制雏形”的说法,源自张鲁在辖区内设立免费的食物和馆舍。
但览查措辞,可知这些“义米义肉”的提供对象,绝非治下百姓,而是官吏豪强。
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县于义舍。--《魏书8张鲁传》
材料中用了“同之亭传”的说法。
即指该物资专门提供给官方人员,绝非普通人所能染指。
理由简直1目了然。
工业文明的生产力,尚且做不到“按需分配”,似东汉时代的农业文明,火耕水耨,人畜流离,自丧乱之后(184)无岁不灾,又哪来的什么“义米义肉”?
曹魏边疆军屯(尤其是西北地区),多用“火耕水耨”之法,效率极低。
张鲁自家尚且做不到“餐餐膏粱”,又何来多余米肉、提供给治下百姓?
汉中百姓不仅没有免费的米肉可吃,还得被强行征粮,即所谓的“5斗米”。
张修时代的5斗米是“入会费”,到张鲁时代则演化为1种强制的勒索,本质即“人头税”。
巴、汉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5斗米,故世谓之“米道”。--《华阳国志汉中志》
其措辞是“限出5斗米”。
“限”字的强制含义十分明显,亦可见张鲁治下的税收,实际以“教众入会纳粮”为幌子。
既然税收是强制的,所谓的“义米”为何物,也便可见1斑了。
张鲁为了增加赋税,还禁止百姓酿酒,从而囤积粮谷。
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典略》
民“不敢不奉”,足可见其统治手段。
以“5斗米”为借口勒索而来的财产物资,除1部分用作“亭传米肉”供给官吏食用,绝大部分都纳入张鲁私囊。
建安2十年(215)曹公伐汉中,张鲁弃南郑而走,鲁左右皆欲焚内库,将累年积攒的赃物烧尽。
张鲁“左右”必是巴汉豪族,1言9鼎;
而鲁鼓足勇气,做了人生中最后1个“独立自主”的决定,即“封存仓库,讨好魏武”。
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魏书8张鲁传》
果不其然,曹操入南郑,见到完好无损的金银财帛,“心甚嘉之”,募鲁来归,封以万户。
须知,彼时亲贵显赫如曹仁、夏侯惇,食邑不过千余户;
张鲁得万户侯,5子并为列侯,显贵当时。
可知其“晋身之资”,大抵凭借“封存的府库财货”。
而财货规模竟使“性忌”的曹操龙心大悦,乃至滥封如此。
臣松之以为:张鲁虽有善心,要为败而后降,今乃宠以万户,5子皆封侯,过矣。--《3国志》裴注
张鲁籍贯(祖籍)沛国丰县,是曹操老乡(沛国谯县)。
张鲁显赫,或许有“乡党政治”因素。此处非重点,不作讨论。
可见张鲁在汉中割据的3十年,搜刮掠夺的民脂民膏,无疑是天文数字。
再结合鲁弟张卫1战而溃,民心向背显见。
巴汉百姓在张鲁治下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张鲁在汉中的5斗米教王国,与前辈张修相似。
其本质是笼络地方豪族、压迫治下百姓的傀儡政府。
修被时人骂作“妖巫”,鲁亦不遑多让。
秋7月,巴郡妖巫张脩反,寇郡县。--《后汉书灵帝纪》
太祖(至汉中)曰:“此妖妄之国耳。”--《魏书十4刘晔传》
汉中百姓,1方面受到统治者(张鲁家族)的压迫,另1方面又受到地方豪强的压迫,且豪强们还把持了“汉中伪政府”的话语权。
在汉末3国的藩镇中,张鲁政权无疑属于“腐败程度最深”的那类。
同时,刘璋、袁绍皆为其代表。
袁绍之事云某已反复说明,刘表之时后文会提及。
更可畏者,是张鲁在“双重阶级压迫”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宗教迷信”色彩,使得本就乌烟瘴气的汉中小朝廷,变得愈发腐朽。
若非靠着相对封闭的地形、以及先后称藩于刘焉、曹操的恭顺态度,恐怕张鲁的“安乐窝”,早就自我崩溃了。
然而张鲁事曹,诚心不款,以致被刘备讥笑为“虚伪”。
鲁乍前乍却的行径、引来曹操大兵压境。
备欲自图蜀,拒答不听,曰:“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献帝春秋》
讽刺之处,是曹操本因汉中地形险要,已经准备撤兵。
鲁先锋张卫与曹公交战溃败,汉中小朝廷就此土崩瓦解。
(曹公)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
晔策鲁可克,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多出弩以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魏书十4刘晔传》
曹操不胜而胜,张鲁不败而败。
足见其腐朽到何种地步。
张鲁以“府库财货”取宠于魏武,可知其历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因此“义米义肉”也便显得尤其虚伪。何况这些米肉还不是提供给治下百姓的。
所以,上世纪所谓的“张鲁政权是否具备农民革命的性质”探讨,也就显得荒诞至极了。
张鲁…他分明是被革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