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为臣索封赏,再遇美娇娘上(2/2)
“大人,旻欲行卫将军之权开卫将军府!”
【作者题外话】:前文提过,满宠曾受命于曹操,被迫拷打杨彪。
这是满宠、杨彪2人的大劫!
在曹操麾下做事,危险系数不是1般的高。
云某偶然看到1篇文章,其文称袁氏放弃学术,改学游侠云云…
那位仁兄只知其1,未知其2。
袁绍、袁术确实游侠风范极重,但是,袁氏并未放弃学业。
因为前2人根本不是宗嗣,也就是家族继承人。
负责袁氏学术传承的,是宗嗣袁基及其嫡子。
正因为袁绍、袁术继承家族无望,所以才会在洛阳放飞自我。
袁术对袁绍仇恨骤然加深,也正是在袁基身死、宗嗣乏人的背景之下。
读史,最忌讳断章取义,尤其满纸讳言、秽史狗贼王沈还随意更改记载的情况下。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说到,丁丁…啊呸!2丁改投陈思王曹植的原因。
所以,咱们继续谈2丁的下场。
曹丕为人…
帝无旷大之度,乏公平之诚。--陈寿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
建安2十5年(220),2丁被接班人曹丕夷灭3族。
2丁之死,表面是交关诸侯、图谋夺嫡。实际上依然是“外戚政治”的延续。
2丁之死,并非孤立事件。要结合前1年的故事1起看待。
建安2十4年(219),曹植党人杨修被戮。
史书记载曹植“极为恐慌”。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魏书十9》
为何陈思王党人在建安2十4年之后突然失势?须知曹丕立为世子,是在建安2十2年(217)。魏武、魏文动手,难道还有网络延迟吗?
如我所说,杨修、2丁之死,表面是“交关诸侯”,实际是“外戚政治”。
建安2十4年发生了什么事儿?
夏侯渊军败汉中,被刘备所杀。
夏侯渊是谁?是曹操的连襟儿。夏侯渊的老婆,恰恰是丁夫人的亲妹;论辈分是2丁的姑母。
渊妻,太祖内妹。--《魏书9》
夏侯渊的儿子还娶了曹操的侄女儿,亲上加亲。
长子(夏侯)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恩宠特隆。--《魏书9》
夏侯渊在世,曹操、曹丕父子,顾虑到元勋和亲家的感受,不愿直接动手诛杀2丁;夏侯渊1死,2丁、杨修为首的曹植党人,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咱们聊1聊,为何如此重要之丁冲会失载于史册的问题。
这个问题,云某此前曾信誓旦旦…结果,自己打自己脸。
丁氏父子在《3国志》中无列传。
佐命元勋、第1代顶级外戚丁冲,甚至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丁氏父子故事,仅见于《魏略》、《太平御览》、《后汉纪》中的散碎记载。
丁氏父子如此下场,其实原因是颇为复杂的。
王沈是始作俑者,陈寿是罪魁祸首。
黄初年间(220-226),曹丕诏修国史。最早的执笔人是卫觊、缪袭等人。
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
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沈、大将军从事中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隶校尉傅玄等复共撰定。
几经易手,最终撰稿总监落到了王沈头上。
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4十4卷。--《史通·正史篇》
狗贼王沈何人,前文介绍与刘协处境相似的曹髦时,已经说过。
王沈是个标准的寡廉鲜耻之徒。
王沈靠着舔司马昭的靴子,1路平步青云,甚至家族都跟着沾光。用故主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
王沈所修《魏书》4十4卷,言语荒诞、回护甚多。基本上涉及敏感事件的(甄后之死、齐王之废、高贵乡公之崩),都是信口雌黄、胡说8道。
王氏《魏书》,在当时就有“秽史”的恶名。
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4十4卷。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史通·正史篇》
王氏修国史,秉承的基本原则就是“猛吹3祖、猛贬3少帝”。
注:3祖即太祖曹操、世祖曹丕(1说为高祖)、烈祖曹睿
3少帝即齐王芳、高贵乡公髦、常道乡公璜(所谓魏元帝)
既然王沈秉承旨意、要吹捧曹丕;那曹丕的政敌丁氏家族,自然是没必要列入官修史书了。
说完狗贼,咱们再说说君子…
云某很喜欢陈寿先生。陈承祚身上那股子混不吝,谁都不鸟,不为尊者隐讳。
看《3少帝纪》中对曹髦的记载,云某都替他捏把汗。云某敬陈寿是条汉子!
然而,通过丁氏父子失传…陈先生貌似确实索贿。
《晋书》记载,陈寿管丁仪的子嗣索要大米,张口就要1千斛。
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
(陈)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晋书陈寿传》
见与,即“与见”,古文常用的宾语前置用法。见者,我也。“见与”即“给我”。
见谅亦为此意。
古代大米通常用作1般等价物,初平元年(190)到黄初2年(221)5铢钱废弃时,大米实际充当了钱币的作用。甚至到了明清,依然称大米等谷物为“本色银”。
“折色银”,则是贵金属。
两汉魏晋,俸禄虽以石为单位,实则也发钱。
所以,陈寿要的…就是钱。
丁仪的子嗣面对勒索,大义凛然,1毛不拔。
丁不与之,(陈寿)竟不为立传。--《晋书陈寿传》
索贿不成,陈寿直接把丁仪兄弟彻底写死。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魏书十9》
曹魏开国元勋,与曹氏、夏侯氏屡次通婚的故司隶校尉丁冲,也被抹去记载,不见于《3国志》。
大大可能会问:2丁也许确实被夷3族了呢?
对,黄初元年(220),丁仪兄弟家族有可能确实被夷灭。
但魏晋出于政治需要、经常会大赦天下,从功臣子弟中寻找远亲过继。
就连当年被夷灭3族的“头号政治犯”曹爽,其父曹真也被从远房族孙中过继了后嗣,香火祭祀得到延续。
嘉平中,绍功臣世,封(曹)真族孙熙为新昌亭侯,邑3百户,以奉真后。--《魏书9》
陈寿入晋已是蜀汉灭亡(263)之后的事儿了,离着“丁氏被夷”(220)过去快半个世纪了。丁氏早就后继有人了。
所以,即使丁仪兄弟真被夷灭,丁氏在西晋有(过继)子嗣也不奇怪。
何况丁氏出身谯沛、曹氏父子对谯沛老乡是有特殊感情的。
当年魏讽之乱(219),骑督文稷、文钦父子坐收下狱。以老乡缘故,文钦挨了1顿鞭子就给放了。
(文)钦字仲若,谯郡人。父稷,建安中为骑将,有勇力。
钦魏讽反,钦坐与讽辞语相连,及下狱,掠笞数百,当死,太祖以稷故赦之。--《魏书》王沈版
须知,5官中郎将曹丕,借着魏讽逆案,屠杀了数千家族。
连建安7子之1的王粲2子,都被曹丕屠灭了。
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文章志》
文钦能独生,靠的恰恰是谯沛出身。
由此可知,丁仪兄弟也未必真被屠灭3族。
或许只是王沈揣摩上意,穿凿讹传;陈寿将错就错,附会于后。
沛国丁氏的沉浮始末、以及消失原因,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