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45、家庭风波和告示风波都是风波(1/2)
自从倭寇杀进殿州城后,陶敏就一直觉得很不顺利。
首先,有爷孙两人伏尸仪门门槛,血溅仪门大门。不吉。
听到这个消息,他当时就吓傻了。大开仪门,任人践踏,本就是严重枉顾礼法,破坏仪制的滔天大罪!更加可怕的是,殿州百姓居然在此伏尸溅血!我的天啊,这回可真作大了,老天爷的屠刀这回真要落到他陶敏全家人头上了!
可是,他后来想通了,破罐子破摔,也就不怕了。因为他想到了很好地狡辩之词,“倭寇大开杀戒,百姓慌不择路!”还有比这更好的狡辩之词么?
他相信自己可以在皇帝面前自圆其说,摆脱这枉顾礼法,破坏仪制的罪名。倭寇强行开的仪门,百姓胡乱跑的仪门,与他陶敏何干?
可毕竟是不吉。
紧接着,肖嬷嬷母子神秘失踪,不知是死是活。不吉。
这不,腊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天上阴云密布,寒风萧索。不吉。
知府府邸一大早就灯火通明。
知府夫人马喜儿忙得脚不沾地,指挥着府邸外、内管家陶蝈儿、陶蜢儿这两只虫儿,以及一大帮子小厮、仆妇、丫鬟,一个劲地往大车上放置东西,有金锭银两、金玉首饰、丝绸、珍珠、玛瑙、古玩、字画,还有殿州的土特产,什么胭脂米、碧梗米、鳇鱼、瑶柱、鲍鱼、珊瑚、玳瑁、干鱼、干虾等。足足捯饬了十几大车。这些都是陶敏预备送给京城永昌侯府,还有宫里的贤妃娘娘以及四皇子、七皇子的年节礼物。
知府夫人马喜儿虽然受到惊吓,丢了大丑,但是这些都被捂着盖子自己发臭,外面的人是绝对不知道的。敢往外说的人还没有生出来呢。
所以,马喜儿还是有点高兴的。知府大人说了,今日府衙升堂,即审即判即决,砍了李旺的脑袋,殓了苏长起,在府邸用过送行饭,齐管事就启程回京。这十几大车的礼物随之就会送到京城。动身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午时。
虽然马喜儿忙不迭地收拾东西,不过,忙是忙,有些累,马喜儿的心情却很愉快,嘴角翘着,始终挂在两只耳朵上,好似吃了蜜蜂屎一般。一边忙,她心里还“啪啪”地打着算盘呢。这差事办得好,礼物又送进了京城,老爷定会向上爬升一等半等?还有,也就年前年后这几日吧,那两颗走盘珠就该到自己的手中了吧?要不等李旺砍了头,齐管事走了,自己亲自去刘家的首饰铺子催一催?
正忙着呢,仆妇来禀告说知府起身了,马喜儿赶紧回房伺候着。又和知府大人一起,到二进正厅,各自喝了一碗燕窝粥,吃了一碗鸡汤银丝面。两人还把一碟子精肉小包也吃得一干二净。
马喜儿喜道:“老爷今日胃口好!想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陶敏笑道:“可不?今日砍了李旺的脑袋,那走盘珠很快就会到你手中,且高兴着吧!”
马喜儿又道:“给京城侯府和贤妃娘娘,还有两位皇子的礼物都预备妥当了。我寻思,还得给侯府和贤妃娘娘送几件绣品。可如今那贱婢眼睛盲了,绣品越来越少,针脚越发不成体统,可怎么好?”
陶敏沉吟了一下道:“送两幅吧,拣中等大小的炕屏。给齐管事交代清楚,就说是我们无意中买到的。”又道,“把她看紧点。便是眼盲也要她绣。还指着这些东西呢。”
“妾身记得。”马喜儿道。
他们知道,这番密语只有他们夫妻才知道其中含义。
陶敏满意地打着嗝,正准备到书房去了。忽然他的左眼皮急剧地跳动起来。难道又有不吉?
果然,内管家陶蜢儿走了进来,趴在马喜儿的耳边几里咕哝说了半天。只见马喜儿渐渐变了脸色,猛然站起身,先用眼刀子剜了陶敏一眼,然后将桌子上的碗碟全部扫到地上。再然后,她扭身前头走,后面跟着一大群仆妇、丫鬟,风一般往隔壁厢房而去。
不一会儿,他就听到成姨娘杀猪一样的惨嚎声。然后又看到马喜儿带着一大帮子人往前院赶,接着前院也传来惨叫声。
陶敏示意手下小厮去打听。自己打着饱嗝去了书房。却看见儿子陶荣正在焦急地像只磨子一样不停地打旋。看见陶敏,赶紧上前,紧张地报告:两个师爷和齐管事也失踪了!哎,又是不吉!
陶敏眼睛一黑。他现在很怕失踪这俩字。肖嬷嬷母子还神秘失踪着呢,怎么两个师爷和齐管事也犯了失踪的毛病?师爷和齐管事这几日一直都在他府邸住着,怎么会踪迹全无呢?而且还是人不知鬼不觉的?尤其今天还是审讯李旺的案件的关键当口!
陶敏道:“师爷是不是去了前面府衙大堂了?齐管事是不是提前去了义庄收殓苏长起去了?可不管怎么着,也得跟我们知会一声才是啊!”
陶荣道:“我那小厮陶东刚才去了府衙,没有看见师爷。陶南我派去义庄了,不知道齐管事是不是在那边。”
陶荣又焦急地道:“爹,这些还只是小事。”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白纸,递给了陶敏:“陶东刚才从府衙拿回这个。”
陶敏接过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张告示,只见上面写着:“戊戌年腊月二十二日辰时,殿州知府衙门升堂审理倭寇劫掠杀害殿州百姓一案,届时本府大开府衙大堂,恭迎百姓,审判倭寇,以正国法!”落款还盖着他陶敏鲜红的府台大印!
陶敏拿着告示,气得两眼发黑,手脚冰凉!他双手颤抖地道:“今日是终审判决李旺,何时说要审理倭寇案件?这是谁做的手脚,李代桃僵,是要将我逼上马背不得不骑啊!好阴险的计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