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4章 得来还是有点费工夫

第4章 得来还是有点费工夫(2/2)

目录

——

回去路上,俩货没骑车,边走边聊。

“建昆,钟灵跟伱说了啥,不是要揍那丫吗,咋突然变卦了?”

“她说,喜欢的还是我。”

“你信?”

“王山河同志,你这是在质疑哥们的魅力吗?”

“……好好,不说这。那书呢,200块啊,那小子肯定在讹咱,就这么被他讹了?”

李建昆解释道:

“徐庆有这种人哪,根正苗红,打死不会改口的,不然岂不证明他真在讹人?家里知道能抽死他!

“这笔钱虽然不少吧,但山河啊,你想过吗,对比咱们一辈子的前途呢?

“这应该是能搞到复习资料的唯一机会。”

王山河被说服了。

沉默一会后,提议下午回趟家。

徐庆有有句话没说错,学校确实乱哄哄的。

每天都有不少外来的工人和知青进校蹭课,拦是不能拦的,还得对他们和学生一视同仁,美其名曰有教无类,实则是学校怂了。

这就导致校园管理完全乱套。

学校现在也不强迫学生留校,你要是有更好的复习环境,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还能减轻学校压力。

李建昆欣然同意,事实上他早就迫不及待回家,看看记忆中的小破屋,以及华发未生的母亲。

还有他。

另外,李建昆也是为搞钱做打算。

眼下在城关搞钱,都不靠谱,或者说都有风险——

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蹚雷,否则往后又是做不完的高考梦。

投机倒把这方面,城镇管理比农村更严格。

比如说,有些城镇居民趁着走亲戚,或打着回乡探亲的幌子,从下乡带回一些生鸡蛋啥的,量都不大,装在随身小袋里,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

但通常都是白忙活一场。

乡下进城的要道上,总有设卡,工商可不是吃素的。

相反在农村,细捋一下,至少他还能想到三条正经的搞钱渠道。

一种,是农村集市的自由买卖。

此时乡下农村,常有赶集和庙会,农民自产自销一些统购统销之外的物资,是被允许的。

问题是,家里的自留地就那么一小块,要不是紧衣缩食需要换点活钱,连糊口都不够。

又哪有富余的产出可卖?

有句话叫“七山二水一分田”,说的就是他们这一带的地理环境。

由此可见,粮田在当地是多么稀缺的资源,根本不够满足老百姓的口粮,远远不够。

那总不能饿死吧?

所以本地的公社……反正他们石头矶公社,是允许农民包揽一点建筑、养殖和缝纫等私活的。

大队批准,挣回了钱买工分,通常5角钱十个工分。

以此谋生。

不是李建昆吹泡泡,他可是个老手艺人,原本这事完全做得。

问题是,他不是农民。

虽然是农业户口不假,但他目前的档案身份,是望海中学的一名高中生。

你猜,公社准不准他包私活?

江浙一带不少地方的农村,这个年代社队企业仍然坚挺。

说死皮赖脸也行,不讲钱德也罢。

田地太少,养不活人哪。

干得最红火的,大概要数隔壁xn的老鲁同志。

这也是后来江浙的乡镇企业,领先全国崛起的基础。

但这事只能想想,它不是一个能短期实现的目标,不符合李建昆即刻来钱的诉求。

哎,高低有点郁闷啊!

你说要再晚个几年,倒啥不能发?

李建昆摆摆脑子,目光一凛,但他还就不信了!

带着领先时代四十年的记忆,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会被区区几百块给撂倒。

不就是来正经的吗?

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