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三百一十章 手摇式小型球磨机

第三百一十章 手摇式小型球磨机(2/2)

目录

这次考察路途崎岖复杂,坐车远不如骑马来的方便,不得已,余华也只能学习骑马。

所幸,身下这匹战马极其温顺听话,即便余华是个第一次接触骑马的小白,偶尔做出些许错误动作,也不会让她产生抗拒心理。

嗯,是的,这匹马是个女孩子。

考察队六匹马驰骋,离开师部,沿东北方向而行。

“给总部发电,六号目标已出发。”杨武和三名参谋举起右手致以军礼,待余华一行人渐渐远去,随即命令道。

通讯参谋立刻点头,转身离去。

钢铁厂作为耗能大户,一要临水,二要距离原料供应地近,三要地形平坦,四要交通便利,余华希望在榆林往神木的方向,找到一处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作为厂址。

如果不能的话,那就只能选择三岔湾这个地方。

一行人出了蓝田村,来到外界,此时,一副热火朝天的公路建设景象映入眼帘。

上千名隶属于红一师的战士们和工人们轮着大锤和铁镐,捶打倾倒于地面上的大块碎石,将其变为细致小块,接着再由独轮车装载运输,运到专门的地方,另外一队战士则负责将这些碎石与泥土混合均匀,铺设于十二米宽度的预设路面区域。

整个施工过程分工严明,条理清晰,严格按照标准,几乎以人力最高效率进行建设。

这是在修筑碎石泥土路基,为日后铺设混凝土的水泥路面做准备。

没有机械设备,没有工程车辆,没有任何熟悉的破碎锤和石料破碎机,一切,全凭双手。

像这样的红军施工队,还有整整五支,正在开赴榆林到神木之间的各预设路段,多段同时施工,另外,数个水泥土窑也在建设之中。

而这条公路,便是经过开会讨论确定的榆神公路。

看了眼榆神公路的建设场景,这些战士们天还未亮就开始干活,浑身汗如雨下,余华笑了笑:“加油。”

“轰!”昏暗天空穿出一道响彻榆林城的轰隆巨响。

暴风雨!

暴风雨来了!

“驾!”余华深呼吸一口气,喊了一声,向身下的温顺战马发出指令,奔跑速度重新快了起来。

天空闪电交加,声势浩大,片刻过后,酝酿已久的暴风雨倾泻而下,无数珍珠大小般的密集雨滴划破长空,浇灌着这片北方土地。

六匹战马迎着暴雨前行。

加油,为了一个崭新的未来加油,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

待余华出发考察厂址之时,延城这边,氧气顶吹转炉项目的设备材料及物资,除去空分设备和氧枪所需之外,其余一切材料设备向榆林运输。

……

眨眼,已是两天过后。

临汾火车站。

“吱!”尖锐且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传出,整列满载货物的货运火车缓缓进站,停靠于卸货区。

“总算是到了,让同志们以最快速度卸货。”列车上,亲自押运本次货物的罗河,看着熟悉的临汾火车站模样,心中松了一口气。

经过长达四天三夜的奔波,自天津卫港口始发的货运火车,搭载着二百余吨重量的德制机械加工设备,终于经过平津交战区,在石门正定大费周章转车耽搁些许时间,终究安全运抵临汾。

但这还没结束!

唯有真正运到根据地,才算是安全。

接下来,要打开木箱,将一个个金属零件通过陆路运输方式,运到马头关,渡过黄河,直抵延城。

待火车稳稳停下,卸货区内伪装成工人的组织成员们纷纷上前,开始按照预定方案拆卸货物,小心翼翼把一个又一个精密零部件装车运走。

在德制机械加工设备抵达临汾转运之时,延城柳树沟工业区内已经发生一些变化,短短数天时间,兵工厂组织工人培训学习手工定装弹生产技术,已经成功培训三批工人,庄教授利用车床、电炉钢和灰口生铁搞出了一批正儿八经的人力车床。

脚蹬式传动结构,通过曲柄连接飞轮,再经过齿轮组放大扭矩,成功让主轴达到车削钢芯的转速,由于设计问题,这台人力车床需要三个人操作,一个人进行车削加工,另外两个人充当动力总成。

经过基础性能测试,人力车床主要性能完全达标,随即开始量产并且投入使用,战争年代,一切就是这么快速。

柳树沟兵工厂基于复装子弹车间,改建扩大为一期定装弹生产车间,将总共四台人力车床全部投入使用,定装弹达到750发日产量。

而整个一期定装弹生产车间可容纳二十台人力车床,按照每台300发最高日产量计算,定装弹设计日产量高达6000发,二期工程规划目标高达日产12000发,三期工程规划目标日产2万发。

当然,无论二期,还是三期,近期内不可能达到。

手工定装弹这边算是步入正轨,此外,来自于余华灵感的手摇式小型球磨机和二棍斜轧机,经过庄教授日夜攻关制造完成。

球磨机原理非常简单,一个类似水泥搅拌桶的滚筒,内部加入上百颗金属球,将小块矿石送入滚筒内,进行圆周转动,金属球高度上升,最终落下,将小块矿石砸碎研磨,最终得到矿粉。

一般而言,球磨机都是电驱动或者柴油机驱动,根据地暂时没这个条件,所以选择加一组齿轮传动比,放大扭矩,以人力形式驱动。

整台小型球磨机低配五人,高配八人,研磨时间和研磨效率由人工决定。

讲道理,这种机器若是放在后世的话,研发这款机器的人绝对会被人骂成资本家狗腿子超级Ps。

总共两台手摇小型球磨原型机装配柳树沟铁厂,铁矿研磨效率和产量比抡大锤效率高两个数量级,广受柳树沟开矿战士们的好评。

而操控两台球磨机的十六名战士,因此成为战士们眼中的英雄,称之为十六猛士。

压力一下子就给到了开矿队这边,莫得办法,配备球磨机后,十六个人的研磨效率远远高于上百人规模的开矿队。

为了开采足够的铁矿以供冶炼,开矿队战士们大锤抡的更加用力。

研磨效率+100,开采效率+3。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