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2/2)
听到余华所言,华罗庚有些意外,没有料到眼前这位学生能够完整给出谬误之处内容,肯定地点了点头,倒是没有继续提问,夸奖道:“不错不错,大善,你是北平四中几类班级的学生?”
一般学生能够搞清楚算学教科书全面内容,就已属不易,更别谈研究一元五次方程代数解析,华罗庚年轻时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这是需要一定较高数学水平的职业学者才能读懂之内容。
高中学生,是读不懂的。
余华不仅读懂了,甚至还能清晰复述,这从侧面反映了他的数学天赋和记忆力。
这是一根数学苗子。
“回先生,就读北平四中二类班级,已是第三学年末期,此番来寻先生,不为其他,只想目睹先生之风采。”余华依旧尊敬,态度诚恳,言语之中必带先生,这时,馄饨摊老板端着一碗馄饨送了过来,道谢一声,双手接过放在桌上。
先生,达者为先,师者本意。
这个时代,无论是初小老师,还是中学教师,再或者大学讲师等,皆为先生。
华罗庚见到余华如此有礼有节,心中甚为欢喜:“已是第三学年末期,这么说的话,今年就要毕业了,你对学生运动和党义是如何态度?”
“回先生,桦不喜这些,每每看到此类书籍,就会头痛。”余华摇头,他不在意什么格局变化和党派,只想安静搞科学。
这句话一出,顿时说到了华罗庚心坎里去,身为学生,当以学习为主,以学业报国,看着眼前的余华,愈发满意:“余桦,我观你谈吐不凡,数学一道甚有天赋,可想好考取哪所学校?”
“回先生,桦还未想好,平日里只是读书,没有想过考取哪所学校。”余华如实回答,面容露出一丝迷茫模样。
华罗庚笑道:“你观我所在之国立清华如何?”
难得发现一根有些天赋的好苗子,华罗庚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收徒教学之意。
民国大师遍地,报纸之上好文章无数,无数学生以登报撰写文章为荣,然,华罗庚对此却深感担忧,会耍笔杆子的大师太多了,会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太少了。
笔杆子再犀利,永远争不过日本的枪杆子。
言辞再尖锐,永远比不过人家的飞机大炮。
想要造出质量优秀的枪械,想要研制性能先进的飞机大炮,想要走向未来,靠一折就断的笔杆子是不行的,唯有依靠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之道。
奈何,国内数学界有学识者不足千人,占据一席之地者不足百人,闻名全国者屈指可数,学子更是不喜看似毫无意义且抽象晦涩的数学。
没有学生补充新鲜血液,国内数学,何谈发展?
当今繁荣昌盛的国内教育界和文化领域,在华罗庚看来,一句就能形容——
文学的森林,理学的荒漠。